金鹰展翅越飞越高记双峰县首届“十大创业女明星”肖金莲
作者:毛彩琳
发布时间:2009-03-10 09:51:08
肖金莲,44岁,中共党员,双峰县金鹰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双峰县第五、六、七届政协委员。2002年当选为县工商联副会长,2004年当选为市、省工商联妇女代表,2005年被省妇联、省工商联评为“湖南省优秀女民营企业家”,2006年被评为“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致富女能手”。她所创办的企业拥有固定资产3000多万元,多次被评为“纳税先进单位”、“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明星企业”。
她敢为人先,自主创业。1983年,一次偶然的深圳之行,让她深受震撼。她想,改革开放形势这么好,只要努力奋斗,一定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在家庭的支持下,她一边深入市场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一边四处奔走筹措资金。1987年,她筹办了双峰县印塘乡第一个民营企业—双湄轧钢厂。她坚持以管理求效益,以诚信赢市场,制订了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操作规程,工厂慢慢步上正轨。1989年,因技术不过关,管理不到位,导致产品大量积压,货款又收不回,工人工资难以发放,工厂亏损了70多万元,还负债吃了官司。眼看辛辛苦苦筹办的工厂濒临倒闭,她内心极为苦闷,但她没有退缩,而是卧薪尝胆,奋力崛起。凭着坚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气概,她一边潜心学习,亲自拜师学艺,努力加强生产员工的技能培训;一边健全制度,狠抓管理,并高薪聘请技术人员,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严把产品质量关。1996年,她率先成立了双峰县第一个私营企业党支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在她的精心管理下,工厂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达到500多万元。她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严把产品质量关,对不合格的产品坚决要求回炉,决不允许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在她的努力下,轧钢厂终于起死回生,产品供不应求,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达到了500多万元。
她勇于攀登,步步高飞。在掘得人生第一桶金后,肖金莲没有安于现状,停步不前,而是敢想敢做,努力向多种产业发展。2000年10月,她投资500万元兴建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五里牌农贸市场,解决了居民购买生活资料不便的困难。为了引凰求凤,凡是进市场经营者,3年内免收摊位费,并与工商、税务部门联系,在工商管理费、税收等方面也给予优惠。2004年,在商界摸爬打滚了10多年的她又独辟蹊径,投资近300万元创办了双峰县金鹰彩色玻璃厂,年创利润350万元,现有资产800多万元,产品主要用于工艺饰品和灯饰制品,成品全部出口,远销美国、日本、土耳其等市场。 2007年,她瞄准市场需求,租赁原湄水水泥厂进行转产改制,投资500多万元创办了金鹰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
她乐于奉献,造福桑梓。一人富不是富。在创业的致富路上,她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致富不忘乡亲,以积极的心态无私奉献。她所创造的财富,一方面用于扩大再生产,一方面用于公益事业,造福桑梓。在她创办的企业内,150余名员工中有90%是当地困难家庭的村民,其中有20多名贫困妇女和8名残疾人。她还无私地帮助贺应平、贺亮平兄弟俩完成了学业,并解决了贺应平和其母亲的就业问题。她先后为白马学校、五里学校、桃林中学等捐款2万多元,向印塘乡关工基金会捐资1.5万元。她每年出资3—5万元用于养护印塘乡河田村道路,坚持10多年不间断。2008年,她又捐资5万元改造了村内道路。近几年来,她为光彩事业、扶贫帮困等公益事业捐助的资金达100多万元。作为一名县政协委员,她不忘职责,积极参政议政。在搞好企业经营的同时,她经常抽出时间就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走访调查,征求意见,提出了关于双峰县城城中河的环保治理、加强网吧管理等有价值的好提案。目前,双峰县投资建成的湄水河沿河风光带已经成为最受市民欢迎的休闲娱乐场所。
“作为一个企业,追求的是最大效益,但作为一个企业家,更多的应该是追求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是她的人生格言。透过她的这些事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农村妇女创业路上的艰辛,看到一个成功企业家的拳拳爱心,她的身上集中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女杰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她不愧是当代双峰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楷模,不愧是敢于攀登、勇于创新的时代先锋,是我们广大妇女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