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的贴心“警花”——­­­­­­­­­­­­­­­­­­­­­­­­­­­­­—­­­­­­­耒阳市公安局南方社区
作者:市妇联办公室推荐      发布时间:2011-08-16 15:24:36

曹艳霞,女,中共党员,1982年6月出生,湖南警官学院侦查系毕业,2003年7月参加工作,2006年9月主动请求从耒阳市公安局预审大队调至南方社区。担任社区民警4年多来,曹艳霞始终用她的大爱温暖和感动着包括吸毒人员在内的社区居民,对吸毒人员采取的贴心管理法得到湖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李江的高度评价,并要求在全省推广。2009年,南方社区被湖南省禁毒总队定为社区戒毒示范点,2010年5月10日,湖南省禁毒工作暨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现场会在耒阳召开,曹艳霞作为唯一的民警代表在会上作典型发言。因表现突出,近年来她先后被评为“耒阳市十大女职工标兵”、“耒阳市优秀公务员”、“耒阳市三八红旗手”、“衡阳市首届道德模范”、“衡阳市十佳人民满意政法干警”。 2010年6月荣登“中国好人榜”,被中央文明办授予敬业奉献“中国好人”荣誉称号,成为湖南省公安系统唯一入选的民警,也是湖南省唯一一个被评为敬业奉献类的“中国好人”。 

好姐姐:一则短信   

打开曹艳霞的手机,里面有太多令人动容的短信。“我的好姐姐,我的亲姐姐,我已经在南下深圳的火车上了,我要到深圳找工作,我不想再连累你了,你为我已经做得太多,感谢你对我的帮助,我以后一定会听你的话,不再吸毒,做一个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的人。”这是一个叫小辉的吸毒人员发来的。就在前天,小辉还带来了他的两个也是吸毒人员的朋友,找曹姐姐谈心,这两个吸毒人员大老远的慕名而来,是因为他们早就听说曹警官是吸毒人员的贴心人。阿亮本不是南方社区的人,因听到同是吸毒人员的朋友说南方社区的曹警官视吸毒人员如同亲人,于是主动找到曹警官,要求将自己的户口迁到南方社区,愿意接受曹警官的管理。曹艳霞立马将阿亮的户口迁到自己的辖区,并为阿亮在一家物业公司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工作。  

吸毒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般的百姓甚至民警心中,感觉他们象瘟疫一样,没人愿接近他们,碰到他们也是“敬而远之”。于是,他们越来越孤立,越来越封闭,拒绝与外界沟通,拒绝与民警配合。有的人就更加消极堕落,放纵自己甚至危害社会。曹艳霞在平常的工作中,目睹了太多这样的灾难和悲剧,她感到深深的痛惜,她的善良、她的勇敢、她的责任,让她觉得作为一个公安民警,应该走近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化解他们的危难,化解社会的危难。于是,她试着慢慢接受他们、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努力打开他们尘封的心门。一次次的家访、一次次的约谈、一次次的QQ留言,留下或关心或称赞或鞭策的话语。在她的内心深处,不是把他们当成吸毒人员,而是把他们当朋友、亲人,无论是在辖区,还是在大街小巷,她一见到他们就会热情地同他们打招呼,微笑着主动同他们握手,还会要求自己的孩子管他们叫“舅舅”,全然没有顾及他们因长期吸毒可能会导致的各种疾病,宛如一个相处甚好的老朋友。真诚所致,金石为开。曹艳霞真情的话语,温暖的微笑融化了这些吸毒人员冰封的心,他们不再躲避她,而是主动找她交谈。曹艳霞深深懂得,相对常人而言,吸毒人员有着更强的自尊心,更脆弱、更敏感。他们期盼着关爱与平等,却又害怕歧视与冷落。他们渴望融入这个社会,却又不敢面对。因此,她对待吸毒人员,犹如对待不谙世事而犯了错的孩子,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友,在人格上尊重、在生活上关心、在精神上鼓励、在行动中帮助。她深深地知道,吸毒人员就业难成为他们重新回归社会的一大难题。所以要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帮他们解决就业等实际问题。为此,她特别留心,多次找所领导和禁毒大队领导,甚至局领导,还找了耒阳市义工联的负责人,联系劳动、教育、民政、司法等多家部门为他们寻找自谋生路的工作。一次她和社区领导商量,让她辖区的吸毒人员参加耒阳市西湖南路开发的部分拆迁工程,让他们赚些钱,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结果他们都高高兴兴地圆满完成了任务。她积极地为社区的吸毒人员争取低保,也得到了领导的支持。现在,她所在社区的吸毒人员不再忌讳自己的身份,经常现身说法,当禁毒义务宣传员。原来不愿参加或不配合社区戒毒的都变得主动了,他们都说有曹警官这样的贴心人,参加社区戒毒能获得快乐,交到朋友,得到重生。目前,南方社区的戒毒工作已实现了“五零”目标:零滋生、零复吸、零违协、零违法、零脱管。  

好闺女:一坛咸菜 

2010年5月9日,这天是母亲节。曹艳霞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礼物是她辖区内一位吸毒人员的母亲送来的,那位母亲说:“小曹啊,你为我儿子和我们家做了那么多,我没什么好谢你的,给你送坛自己做的咸菜,你不要嫌弃啊。”湖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李江到南方社区考察时,亲口尝了咸菜,说:“这可是老百姓对你工作最好的肯定啊!”是的,在南方社区的居民眼中,曹艳霞是他们的好警官、好闺女。2008年夏天,社区60多岁的居民孙元元为给老伴治病去银行取钱,因银行电脑系统出现故障,无法识别身份证信息致使取不出钱来,孙元元心急如焚。正在社区走访的曹艳霞听说此事后,立即跑到公安局户籍大队为他开具证明,并亲自送到他家中。社区居民贺玉红抱病多年,没有固定工作,在与长期毒打她的丈夫离婚后,负债累累,曾经想过自尽。曹艳霞了解这一情况后,不但经常陪贺玉红聊天进行开导,而且积极为贺红玉争取了低保政策,在她的倡导下,现在已有爱心人士愿意承担贺玉红小孩从小学到大学的费用。贺玉红逢人便说说:“曹警官不是我的亲人,却胜似亲人啊!”曹艳霞所在的南方社区,是由原来的煤炭基本建设第六工程处解体后新成立的,民情社情复杂,生活贫困的下岗职工多,历史遗留问题多,维稳工作压力很大。原六处的下岗工人杨义文,因企业改制已下岗多年,家境贫寒,心怀怨气,三番五次找改制后的楚湘公司领导谈条件、要工作。2009年7月8日下午6点多钟,在与楚湘公司负责人再次交涉未果后的杨义文,情绪十分激动,扬言要采取极端手段。得知这一情况后,曹艳霞顾不上怀中正在吃奶的一岁多大的儿子,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楚湘公司,对杨义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为他买来盒饭,经过苦口婆心的劝导,终于打消了杨义文要和企业领导同归于尽的念头。后来在她多次上门与楚湘公司领导的协商下,杨义文终于谋得了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如今,已经过上安稳日子的杨义文老人逢人便说:“曹警官,是我们群众的知心人,比我的亲闺女还要亲啊!”曹艳霞始终把调解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预防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2008年下半年以来,因与西湖南路开发商意见不一,社区部分居民多次堵路、上访,曹艳霞总是第一个火速赶往现场,一边对社区群众进行耐心劝导,一边联系相关单位和部门的负责人,积极进行协调处理。个别不明事理的群众甚至将所有的怨气发泄到她身上,尽管如此,曹艳霞还是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忍受所有的委屈,面带笑容,轻言细语地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从而使得事态得到了有效控制。耒阳市公安局、蔡子池街道办事处领导多次表扬曹艳霞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信息准、速度快、方法得当。近两年来,曹艳霞先后疏导群众600余人次,有效防止50余起群体性事件发生。她还努力当好辖区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先后发放《平安手册》等宣传材料6000多份;悬挂社区民警提示牌50多面,开展以预防青少年犯罪、交通法律法规、毒品知识等为主题的法制课20余堂,受教育的城北学校、六处学校、聂洲小学、耒阳市聋哑学校师生达8000多人;曹艳霞组织辖区青少年学生参观耒阳市禁毒教育基地1000余人次;她的法制课被衡阳市司法局作为示范课在衡阳市推广。现在,她不但成了大人心中的好警官,也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好警官,成了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好警花:网友感言  

曹艳霞的先进事迹被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政法频道、三湘都市报、衡阳电视台、衡阳晚报及本地媒体报道后,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也感动了很多警察同事。公安部好警信息网刊发了她在湖南省禁毒工作暨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现场会议上的发言以及她的感人事迹,很多同行跟帖留言。网友“兰若水”留言说:“因为安保任务错过了你的精彩演讲,但我并不遗憾,因为你早以优秀的表现征服了我们这些在你身边的民警。你过人的素质,高度的责任感,坦荡的品格,扎实的工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了一位良好的社区民警形象。愿更多的民警以你为榜样,踏踏实实地做好基层基础工作,为我们辖区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贡献!” 网友“红梅花”说:”曹艳霞,你是我们警察中的真英雄:谁不对吸毒人员敬而远之,而你却将吸毒人员当亲人,自己的孩子居然管他们叫“舅舅”,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兄弟,真是警察的大爱!确实是令人敬佩和感动!”  网友“眭桂顺”说:“一个无愧于我们这身制服的好警花,如果所有社区民警都能做到像她这样,我们的基础工作会做不好吗?如果每个社区民警都能象她那样,尽职尽责,深入辖区,人们能不满意吗? 耒阳的同行更是以她为骄傲,赠予她“全能警花”的称号,以她为楷模,向她学习。”  

我国“外科第一刀”裘法祖先生说:“德不近于仙不为医。”同理,没有爱心和责任,就不可能担当起一名人民警察的重任。曹艳霞正是凭着对基层民警工作和社区群众的一腔挚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演绎着爱的乐章,为新时期的基层民警竖起了一面耀眼的旗帜。(耒阳组织部)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