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里听笑声——记农妇曾华玉和她创办的希望留守儿童中心
作者:胡琼露 朱小红      发布时间:2014-08-28 16:34:55

一位38岁的农妇,自费在家中创办了一个以“希望”命名的留守儿童中心。这个留守儿童中心现在已有近200个孩子前来免费学习和参加各式各样有益的活动,还吸引了一大批大学生志愿者和社会团体前来助力。

这位农妇名叫曾华玉,家住双峰县梓门桥镇青峰村。酷暑8月,记者一行慕名来到青峰村,采访了曾华玉和她创办的希望留守儿童中心。青山隐隐,流水潺潺,孩子们的笑声像天籁一样留在了我们的心头! 曾华玉也曾经是2名留守孩子的母亲,她深知骨肉分离、亲情阻隔带来的思念之苦与生活之难。2012年,9岁的小女儿佳佳打电话对她说:“妈妈,你回来吧,我和姐姐想你!”她毅然放弃了在外面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工作,回到家中陪伴孩子。看到村里像佳佳这样留守的孩子就有好几十个,缺乏亲情呵护,没人照管学习,有的甚至迷上了打架、上网,她心里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在自己家里办一个留守儿童中心,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快乐的大家庭。

2013年3月,在云南省青年志愿者联盟的帮助下,她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中国新乡村发展培训,回家后自筹资金3万余元,把自家两层楼房的空余房间全部腾出来,设计成教室、活动室、图书室,还建了一栋男、女厕所,用水泥硬化了屋前空坪,建起了青峰村希望留守儿童中心,免费为村里的留守儿童在假期和放学后提供课业辅导、兴趣爱好培养及文艺教育、劳动体验与生活自理能力锻炼等服务。2013年的暑假,曾华玉创办的青峰村希望留守儿童中心可热闹了。来自青峰及周边湾头、石门、英雄、檀山坝、株模等村的近200名孩子欢聚在一起,共度快乐长假。天下溪图书馆为孩子们捐赠了1200册图书,2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这里,教孩子们学习各科课程、开展文体活动、诵读传统文化经典,还进行各种劳动锻炼。孩子们其乐融融,度过了一个快乐而充实的暑假。曾华玉虽然累瘦了、黑了,内心却有说不出的甜蜜。

2014年的暑假更是红火啦,远远近近的家长都送孩子们来到这个温馨的大家庭,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志愿者自带行李铺盖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曾华玉家的房子不够,村里把村民活动中心给腾出来了,还有几户同村的邻居也把自家的房屋无偿奉献出来。长沙、娄底、双峰的一些公益机构和志愿者服务队也纷纷前来助力。共青团双峰县委、县妇联和梓门桥镇党委政府给予大力支持,7月28日还召开了一次有近百位家长参加的大型座谈会,共同交流孩子的管理、教育、培养课题。组织了文艺表演、参观先烈纪念馆、植树等活动。一搞活动,村委会成员和远近村民都来帮忙。为了感谢那些牺牲自己的假期来陪伴孩子们的大学生志愿者,村民把自家的蔬菜、水果和鸡蛋、肉鱼送给他们,好一幅鱼水情深的感人画卷! 一株新苗,从播种、发芽到开花,虽然还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在大家的共同呵护下,生命力显得越来越倔强。

暑假即将过去,曾华玉创办的希望留守儿童中心开始安静下来,但每天仍有孩子前来阅读、借书、下棋、打羽毛球,那些用简陋的木板和砖石搭成的课桌、座凳也搬拢归集了,只有墙壁上孩子们的照片、画和手工制作的风铃、千纸鹤,还在诉说着那些动人的场景......一脸恬淡表情的曾华玉告诉记者,她想到自家的风景林里砍些树木,做2个乒乓球桌和2个篮球架,让孩子们寒暑假、星期天和放学后可以打打球,她还希望能做一些简易的课桌椅,让孩子们坐着更舒服一点。她说以前只感觉自己是一部打工机器,现在感觉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乡村的田园真美,希望留守儿童中心真好!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