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丽在深山中绽放——记梅坪乡双江村“最美媳妇”张小凤
作者:龙宪智 龙景坤      发布时间:2015-03-05 10:07:44

梅坪,人口少,路途远,是绥宁的边塞之地。  

闹市里的人以利为重,山里的人以义为重。走访过梅坪乡双江村的张小凤后,这种感觉更加明显。  

张小凤,年近不惑,一位热情开朗的山村妇女。爱笑,健谈,是村党支部委员、妇代会主任、计育专干。自1986年嫁入肖家后,她治家有方,和邻有法。以孝顺敬双亲,以和善待近邻,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关心邻里,如深山中的山茶花,高洁中带着人性,明艳中含着质朴,让人可亲可近。  

1986年,年轻美丽的张小凤与英俊魁梧的肖育兴结为夫妻。结婚之初,她与丈夫约定:只要一个孩子,全心干事业,孝心敬双亲。  

丈夫从事木材生意,常年在四处奔忙,在老家举办简单的婚礼后,与丈夫借住在县城。1987年,儿子肖洪伟来到了这个世界,让这个两人世界多了一份快乐。  

虽然远离公婆,但从内心深处没有忘记两位老人。儿子刚满月,就带着儿子,陪同丈夫打道洞口花园镇再折回绥宁梅坪,回老家双江村。公婆早日在家门口等候多时,见张小凤一家到来,两位老人竟喜极而泣,鞭炮相迎,大红相接,敬过祖宗,两老抱着孙子不停地亲,弹弹脸,捏捏鼻子,整座老屋洋溢着新生的快乐。  

自此以后,张小凤每月定期回双江老家一、二次,一来让公婆看看孙子,二来回家帮公婆做点家务、干点农活。十几年,这个习惯一直没有改变过,成了不是规矩的规矩。  

张小凤只有初中文化,但身上没少中国传统女人的元素。在县城相伴丈夫的日子里,致力于相夫教子。丈夫出门做生意时,总是叮嘱路上小心,注意安全;生意上的事,要守法;不因财交恶,记得和气生财。  

张小凤最大的精力全部投注在儿子身上,儿子小,就是全职妈妈,一心一意养育儿子。儿子读书了,教他识字、知礼仪、做家务事,最重要是培养儿子的孝养之心,每周要儿子至少给爷爷奶奶打一次电话,问爷爷奶奶安康,汇报自己的学习。  

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有良母必有良子。在张小凤与丈夫多年精心的培养下,2007年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湖南科技大学。大学毕业后,儿子独立生活能力强,没有伸手向父母要钱,也没有去挤公务员考试这条独木桥,他选择了自主创业,在长沙办了一家自己的公司。由于人善,富有爱心,很多客户愿意与他打交道,生意很是红火。  

在陪儿子读书的日子里,张小凤也不闲着,在一家民营企业打工,既能照顾儿子,又能挣点钱贴补家用。直到儿子考上大学,总算自己能轻松一些。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两头周全,四处圆满,难之又难。  

儿子考上大学那年,公公因支气管炎并发肺心病在县人民医院住院达一个多月;婆婆患有高血压、风湿病,走路都有困难。公公出院那天晚上,张小凤与丈夫商量:“父母都八十多岁的人了,在家没人照顾不行,厂里的工作就辞了,我回老家照顾父母,也能照顾这边爹娘。”丈夫肖育兴很是感动,同意妻子的决定。第二天,跟公婆说起这件事,两位老人表示:“你们有你们的事情,我们会照顾好自己。”在张小凤夫妇的劝说下,两位老人终于同意。  

在老家照顾两位老人的日子里,张小凤饮食起居可谓体贴入微,老人体质比以前大有好转。两位老人也曾住过几次院,张小凤伺候不离病床前,熬药、送饭、护理一应周全,让两位老人好生欢喜。  

梅坪村是娘家,与公婆家居住地相距24公里。即是走山路,要翻过1000多米高的山,也有7公里。张小凤父母虽然年纪小些,但也是年近八十岁的人了。岁月的无情,自己父亲长年患有冠心病,几次出现生命危险。她经常来回两家跑,两头黑。母亲还责怪张小风没有守着父亲,张小凤何偿不想,但她有两个家,4位老人,不可能天天呆在娘家。面对母亲的责怪,她没有半句怨言,只是含泪表示谦意,依然用至诚的孝心,用不停的脚步,来回守护两个家,4位老人。  

张小凤是个闲不住的人,2008年张小凤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乡计育专干。村支两委换届时,又以高票当选为村班子成员、村妇代会主任。  

为做好本职工作,在安顿好两边老人的前提下,张小凤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懂的边做边学,一有机会就向乡计生专干和丈夫请教,仅半年时间,就进入了工作状态。为了调解家庭纠纷,她翻山越岭,深入当事人家中进行调解,有时为了做通双方工作,直至深夜两三点才结束,一位女同志不能回来,只能留宿当事人家中,第二天还得向公婆说明情况,让两位老人放心。为了搞好村里计划生育工作,她经常性走访计生对象,与她们交朋友,大事小事都为她们考虑,所以做好计生工作就能水到渠成。自从事计生工作以来,张小凤连续五年被评为乡优秀计生工作者,2013年还被评为全市优秀计生工作者。  

张小凤治家有方。平时,她独自一人上山开荒,下水种田。2011年,与人合股租赁了村里1000多亩荒山,亲自带领村民上山砍茅、炼山、植树,一干就是两三个月,双手都长满了老茧。2012年春,又与村里几位姐妹合伙办了一家木材加工厂,生意很是红火。  

张小凤会打算,善经营,家里早日过上了小康生活。但她以俭为荣,反对浪费。她随身携带了一个本小册子,每天收入多少,开支多少,都清楚地记入小本子。同村的姐妹对记者说,这是张小凤兴家、发家、旺家的“法宝”。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张小凤待邻居特别友善,村中有红白喜事,都是她和丈夫唱主角,帮忙谋划。现在村里留守老人多,年轻大都外出打工,哪家有个事或老人有病,她自己的手机就成了公共电话,有时老人不在身边,还得亲自上门传话,一年为村里老人拨打接听电话600多次,融洽了亲子关系,热心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守护平安。平常一有空,就到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家里走访,与他们聊聊天、解解闷,尽力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为建设文明卫生村,她上门宣传助人为乐、孝老爱亲典型,争当矛盾调解员、文明宣传员和爱心传递大使,是全村人公认的“知心姐姐”。  

张小凤虽然很普通,但普通中不乏美好的品德,孝老爱亲、相夫教子、友爱近邻,以勤劳之手发家,以勤俭之德持家,一如美丽的山茶花,纯洁高尚,香远溢清,永开不败。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