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妻子黄海英:照顾重瘫丈夫12年无怨无悔
作者:北湖区妇联      发布时间:2015-04-10 11:01:48

黄海英,女,出生1975年5月10日,郴州市五岭广场沃尔玛面包房钟点工;丈夫;段湘军,出生1975年4月3日,郴州市苏仙区翠江水利发电厂有限公司员工(重度肢体、智力多重残疾);女儿:段雨欣,出生2001年4月6日,郴州市五中初二学生。

一场车祸,让幸福家庭陷入绝境   现年39岁的黄海英和段湘军相识于广州白云机场共事之时。1994年,她随段湘军一起放弃了广州的工作,回到了他的家乡郴州。段湘军成为郴州市苏仙区翠江水力发电厂有限公司的员工,黄海英也在城内找到了工作。1996年,一对有情人如愿结为眷属。2001年,搬进了属于自己的新家,还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可不久后,一场突出其来的车祸,将这个小家庭的幸福笔快乐撕扯得支离破碎。

那是2003年10月23日,去朋友家玩耍的段湘军直到天黑也没有回家。正当全家人惴惴不安时,交警联系上他们,告诉他们一个噩耗:段湘军出了车祸,正在医院抢救。手术结束后,虽然段湘军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他的身体和意识都失去了知觉,成为了植物人。最初一段时间,黄海英把刚学会走路的女儿托付给家人,全心全意照顾病床上的丈夫,在自行支付了15万余元的治疗费后,丈夫的后续治疗费用,她负担不起了。回忆起当时的状况,黄海英没有预料中的愤恨和激动,只是淡淡地介绍,当时开摩托车带着段湘军去朋友家的司机在车祸中当场死亡,而撞倒摩托车应负全责的农用车司机,自己同样身受重伤,家里也没有赔偿能力,最终她放弃了索赔,因为“我们这个家已经这样了,没必要再去毁掉另外一个家。”就这样,山穷水尽的黄海英不哭喊、不抱怨,将仍然昏迷不醒的丈夫从医院接回了家。也许是黄海英的善良感动了上天,回到家一个多月之后,原本人事不省的段湘军竟然悠悠地睁开了眼睛。尽管段湘军的苏醒称得上是医学上的奇迹,但他的神经损伤严重,肢体无法正常活动,生活更是不能自理,口齿也仍然不清。治病已花光了他们的所有积蓄,今天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以及段湘军每月至少500余元的药物及理疗费用,又将如何维持?不肯放弃,只为心中满含爱意不了解情况的人,真的很难想象到,身材娇小、言语不多的黄海英,内心之中潜藏着怎样的决心与毅力。

段湘军情况稍稍稳定一点之后,她就背着孩子开始了她的打工历程。为了方便照顾段湘军,她只能在家附近的一家找工作。到了上午11时30分左右,她会准时匆匆赶回家,两小时后又背着孩子急急忙忙地去工作。直到今天,每找份工作,都会事先跟雇主说明这样的时间安排,视雇主能否接受来决定自己是否为其工作,因为“医生说只要后期理疗做得好,他就能恢复到生活可以自理。但是我们没有钱,我只能自己给他做按摩,每天早、中、晚各一个小时,从不间断”。段湘军身材高大,要搬动他来按摩全身,绝非易事。黄海英特意请人在墙上呈对称状由上自下钉了8个大铁钩,穿上布带,每次背起段湘军立在墙前,用布带将他固定好,再开始逐一为他进行肢体按摩。一场按摩下来,即使是深秋时节,黄海英全身的衣服也会湿透。段湘军要买药和要补充营养、孩子长身体要添加衣物、一家最基本的生活费用要支付沉重的负担毫不留情地压在黄海英的肩上,可她总是安慰自己:“比我们过得艰难的人也还有,他们能过得下去,我们也一定能过得下去!起码我们一家三口还是活生生地待在一起!”。13年来,期间,不少人见她日子过得太苦,劝她离开段湘军,可她都一笑置之。轻声说:“他没出车祸之前,每次有什么事情,都是他保护我、照顾我;现在他有难了,我自然不能丢下他不管,我也要保护他、照顾他。”

坚持不懈,“一定要把日子过好”如今段湘军思维清晰,右手已经可以操控轮椅,医生说只要坚持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还是很有希望实现生活自理的。只是,黄海英一家经济实在不宽裕,孩子上初中之后开销也越来越大,根本抽不出钱来进行康复治疗。“要是能有医疗机构或有能力的人帮他们提供一些免费的治疗或有效帮助就好了。只有段湘军重新站起来,这个家才能真正地恢复欢乐和幸福啊!”而在黄海英看来,这13年的默默坚守并没有什么很不寻常的地方。她觉得,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尽她的责任和义务。如今,她已在市内某大型连锁超市找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空闲时间又兼了一份工,“加上单位的补贴、街道帮助办理的低保,日常生活也还应付得来。”她坚信,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我们一定要把日子过好!”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