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市人大代表白兔潭镇栎塘村妇女主任张冬云,在乡村一线的平凡工作中,用自己的言行和努力拼搏,践行着村干部、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义务。她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步入农户家中院内,摸情况,搞调查,听诉求,解心结,传递正能量,牵手谋发展,成为村民交口称赞的好大姐,贴心人,先后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醴陵市最美乡村党员、株洲市文明公民称号。
张冬云在农村计划生育的工作岗位上,一晃已经耕耘了9个春秋。记得2005年,张冬云被推选为村妇女主任,面对当时村上工作被动,天下第一难的计划生育工作,她凭着一腔热血和勇于碰硬的精神,挑起了这千斤重担。俗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她说“别人能做好的,我张冬云不缺胳膊少腿,也能做到,只要自己客观公正,不抱私心杂念,坚持原则,善解村民心结,就一定能找到破角困难的办法,并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帮助的关系”。坚定的语气,满腔的豪情,从此,淳朴厚道的农户家,她不厌其烦地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泥泞曲折的小道上,她披星戴月地为工作奔波;材料繁多的书桌前,她不知疲倦地细心整合。万事开关难,任何事并非一帆风顺,不啃几根硬骨头,出几身黑汗,要想有成效,那是不可能的。为此她作好心理准备,坚持不懈地把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真正落到实处。计划生育工作没搞几天,村民就对她议论纷纷,说三道四,当头一棒更是她原相处最好的邻居。在这种情况,她有过心痛,有过流泪,转念一想,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她就这样无能被别人几句讽刺咒骂和冷眼白珠推倒,不行,我要努力,我就要挺出一个样给她们看。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只要我不把它放在心里,保持较好的心态看待这些事,我相邻误会一定能消除,即就是不怕丢面子,不怕受委屈,硬着头皮找她们做工作,淡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水逆渠成,不得得到邻居的信任和支持,还成为推动和的好帮手。虽说若也受了,气也气饱了,但打通我村计划生育工作与村民这最后一公里,进全镇先进行列,我就象中学时代解答了一道数学难题,高兴,有成就感。2006年敬老院寻找护理员,经多方筛选,张冬云是合适的人选。进入敬老院每天相处的是来自全镇50余位五保老人,有的性格孤僻,有的身体不好,不爱整洁,特别人老了,气味重,但张冬云她不嫌,就象关爱自己的亲人一样,每天为这些老人打扫、整理,不时在其房间喷点香水或点上蚊香,尽力为老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今年5月间,黄甲村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突然中疯病危,通知其家属,都不来,张冬云只好陪同送二医院。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屎尿失禁,又双手乱抓,一身一床到处都是屎尿,臭味难闻,同房的病人见状,都搬走了,而张冬云她一个人将老人扶起,给她换洗擦身,在傍的人问她,这是你父亲还是亲公。张冬云说他不是我什么亲人,而是敬老院的五保老人。在场的人都发出感叹,真佩服你,一些崽和媳妇都做不到,世上难得你这样有孝心的好人。 这份不带矫揉造作的情感,真挚得让人难忘;这份自然流露的情感,干净得让人怜爱。张冬云,正是用这份情感告诉我们,什么叫做追求,什么叫做坚持,什么叫做责任,什么叫做奉献!象这样的事,张冬云在敬老院已成常事,她说,想想看,每个人都会老,老了病了,最大的心愿就有人能扶助、关心、体贴,这样一想,我做这些,也就不为怪了。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一家人和睦相处,和谐美满。
作为人大代表,张冬云也时刻不忘履职为民。她心胸宽广,工作认真细致,总是挤着时间找村民座谈,倾听呼声,利用民情大走访的机会与村民探讨蔬菜种植和家庭副业生产,发现有好的成功经验及作法,她就主动向村民推介,使不少村民受益,成了村民致富的好帮手。食品安全和环境综合整治,是关系村民的切身利益之事,她就找时间给村宣传讲解,特别是环境整治,她不厌其烦上门上户督促,要村民们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搞自己家环境卫生,爱护公共卫生。在她的劝导下,很多村民都养成了讲卫生、搞卫生的好习惯,使栎塘的环境卫生有了很大的改观,逐步营造了村居整洁,环境优美的大家园。
妇女要撑半边天。眼下张冬云正开展对村民饮用水源的调研工作,切实解决村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她说,作为一个基层人大代表,能为身边人、身边事尽其所为,为村民实实在在做几件实事,好事,看着村民快乐幸福就是她最大的心愿。在她的心里装着的,满是对计生工作的热忱和对老百姓的爱。而这份爱,正是展现出新时期一名人大代表的尽心履职,服务百姓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