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着遗书上讲台 大爱无言铸师魂—— 记“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道县桥头中心小学周彩莲老师
作者:蒋晓国      发布时间:2015-04-22 11:13:01

“我渴望生命的延长,是想用自己苦学不辍获得的知识教育更多的学子,用自己勤奋、坚毅、感恩、无私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我也会坦然地面对死亡——因为每个人都会有生命终结的一天。假如我的这一天定格在讲台上,我将今生无憾。”这是一个乡村小学教师在第三次倒在讲台上醒来后写下的人生感言。她像彩虹一样映照着周围那片教育的沃土,给学生以五彩缤纷的知识世界;她像莲藕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以其高尚的情操教育和陶冶着一代代新人,彰显出职业的闪光与亮点,诠释着师魂的伟大真谛。她就是为道县乡村教育事业默默无私贡献的江华籍教师——周彩莲。

一、爱岗敬业动地情

不知什么时候起,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做女人难,做单身女人更难,而做举目无亲的外乡单身职业女性更是难上加难”,苦了没人帮,累了没人疼,病了没人管,所以2004年永纺子弟学校解体分流时, 同事们知道她的身体很难适应乡下的艰苦环境,都劝她请假休息,跟着儿子到特区享福,但她对教育教学有执着的爱,早已把自己与学生融为一体,深深地眷恋着道县这片她为之奉献了青春热血和健康的教育沃土,二次返回乡村小学。十年前,她患有腰椎尖盘突出,骨质增生,椎管狭窄退变,近年日趋严重,不能久坐,近年来,她都是依靠手肘的支力,爬在床上写下了几十万字的教案,改了无数本作业,批了大量的试卷。尽管这么艰难,她对工作却是一丝不苟、求实认真;在每年的上级考评考核中,别人都怕被抽中,她却屡屡主动送检,是全校各类原始资料最为齐全的教师。连水都要靠师生们帮忙挑回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周老师,为了搞好教学工作,却坚持长年住校。2004年12月30日寒风刺骨、雨雪交加,周彩莲老师感觉身体有些不适,为了不耽误学生的课,还是冒着寒风走进了教室。她为学生上完《新年的礼物》这最后一课时,砰然倒在了讲台上,师生们忙将她抬回宿舍,当医生把她抢救醒来后人们才知道:早在三十年前刚恢复高考,还是老知青的她,经过自己千辛万苦的努力达到了湖南大学新闻系的录取分数线,却因体检时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没有走进高等学府而上了省医院手术台。手术虽然很成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功能欠佳,所以近年来她总是背着个从不离身的包,因为包里装着两样东西——“速效救心丸”和“遗书”。2006年5月18日,她在下午上课时,心脏早博、胸闷,又一次倒在讲台上。 2007年12月20日,她在为学生讲评试卷时,再一次倒在讲台上。三次倒下三次站起,每次都没有超过两天,又出现在教室里,没有离开过她心心念念的学生。频发室早,医生多次劝她住院,她想:“躺在医院里,死神来了也挡不住,不如坚持上课,活得更有价值。”于是家住县城的她,就每天揣着“速效救心丸”和“遗书”来往奔波。周老师说过,生命是有限的,教书育人是无限的;她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教书育人之中去,让生命闪现出红烛的光辉。这就是一个普通教师爱岗敬业那感天动地的伟大情怀!

2007年暑假,她被湘雅二医院诊断为“宫颈癌前病变”,手术引起大出血,在省院抢救了两天,出院时正值开学,她将病休条揣入怀中,于8月20日到校参加教师学习班。学习班结束后,她还没来得及找校长谈,就出现了学校突然走掉六个教师的情况,当校长问她是否需要休息时,她知道老师紧缺,毅然担纲起毕业班班主任及语文教学的重任。为了不耽误教学,她在校边工作边治疗,利用节假日完成每三个月一次的复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让她一天都没有离开过工作岗位。

2008年6月2日晚,她下班辅导寄宿生学习,在护送学生下楼时,因担心锁门的学生没下,急于制止关灯的学生而不慎踩空楼梯,双膝跪地滚下十多级台阶,腰部严重受伤,连夜被送往骨伤科医院,灾难再一次降给了她,眼见临近毕业会考,她心急如焚,不断请求医生准她回学校,医生不同意,她又去找院长特许。第三天她请了一个老姐照顾,请了一台车卧送到学校,由校长背进了教室,睡在平垫的椅子上为学生讲课(让班干部代板书)。她就这样忍受着骨裂的巨大疼痛,上着特效药,绑着护腰,让人背扶着,往返于学校医院之间,为学生完成了最后一轮的冲刺复习。领导、同事、家长、学生无不为之感动,期间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亲切关怀。

无论何时何地,周彩莲老师对工作都倾注着真心,对学生都播洒着爱心,而对父母却有愧疚之心啊!近年来,她父母年老心衰,高血压中风摔伤四次住院,她都没能离开学校去照顾一天。如今八十高龄的父母,双双瘫痪卧床,她是四兄妹中唯一没有床前尽孝的子女。每次寒暑假回去看望父母,别离时面对母亲依依不舍的眼泪,看着父亲挽留无奈的目光,她的心就像针扎一般,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家门,一路哭着回到学校。是啊,她又何尝不想守候风烛残年的双亲呢!自古忠孝两难全啊!集母亲、女儿、教师于一身的她,为了他乡的教育事业,愧对双亲,却把满腔的情和爱都给了学生!

二、创新教学质量高

衡量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很大程度上就是看这个教师能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为着这个目标,周老师所花的精力、时间是与她的教学效果成正比的,她从不涉足扑克麻将、从来不做女工(她认为做女工费时)、从不接受宴请,无论外面世界多么精彩,她都以潜心教书育人、专心读书学习这一不变信念应万变环境。为了适应新课改,她利用寒暑假自学完了《语文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新课标解读》、《班主任技巧》等书籍并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也做了大量的各类创新题型。她知道只有自己满了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她不断吸收新知识,为创新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她创设了作文实景教学法;悬念激趣阅读法;变换角色练胆法;信息收集奖励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因此,在全校的作文竞赛、综合知识竞赛、诗歌朗诵赛、故事演讲赛、“六·一”汇演、体操竞技等多项活动中,她所带的班获奖人数最多,获奖档次最高。

对教学的严谨,对工作的求实,周老师付出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才赢得了教学质量的提高。2006年上期,她中途接手一个统考语文人平成绩只有三十分且年级前五十名无一人的学困班——二②班。一学期后,人平成绩提高了四十分,达到人平71分,由学区的倒数第一名跃入顺数第一。2007年---2008学年度,她担任六④班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连续两个学期在全县期末统考中,语文成绩在学区同年级同科目中排名第一,超额完成校级目标管理指标。

三、当好优秀班主任

班主任虽说是全国最小的主任,但却责任重大,工作繁杂,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实施者,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是班务工作的管理者,是沟通科任老师的桥梁,是联系家长的纽带。一个班有不有好的班风,浓的学风,就看班主任目标管理这只“领头羊”。周彩莲老师十七岁走上讲台,至今有三十三个春秋,其间有二十五年担任过九年义务教育中任何一个年级的班主任,既有乡、片小复式班的,也有厂子校单式班的,几度受命于危难之际,将无人愿接的“学困班”带成“文明班”,她的成功在于: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要想有成效地转化学困生,仅凭班主任一方的孤立教育是不够的,必取得家长学校社会教育的一致性。周老师采取的方法是:①“请进来”———选择家长能够接受的时间,定期召开家长会,听取要求、建议;②“走出去”——下到乡村家访(主要是劝学)适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提供帮助建议;③“常沟通”——对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常利用手机、电话、短信等现代通讯工具进行有目的的交流、沟通;④“抓时机”——无论何时何地见到家长都抓时间聊几句,以示对他们亲人的关爱。当然,使用这四种方法的前提是对班上每个学生的个性、爱好、成绩、近期表现了如指掌,才能有的放矢,把学生的跟踪随访贯穿始终,每个学生就会释放进步的潜能。周老师的班上有一个叫蒋名杰的学生,四年级时上网成瘾,经常逃学打电游,即使在教室也是神情恍惚,睡觉吵事,厌学情绪重,她通过反复与家长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控制源头——亲人朋友不给钱;控制时间——上学放学交接人;控制伙伴——不与上网人同玩的措施。再动之以情谈父母的希望;晓之以理谈电游的危害;鼓之以励谈自身的聪明;爱之以心谈老师的苦心;多管齐下,该生成功戒除网瘾,自愿到校寄读,接受管理,两年来从没缺过一节课,成绩稳步上升,进入优秀行例。

2、人文关爱与制度化管理相结合

周彩莲老师无论接手哪个班,总是以自己能够争第一,绝不居第二的工作作风打造起自尊自强的班集体,随时校正“亲合力”与“约束力”这个尺度,真正做到她对学生严爱相济,学生对她敬畏有加,时时处处人文关爱,方方面面从严治班。她曾将多个留守儿童接到身边照顾,支助孤儿完成学业,为受伤或有病的学生垫付医药费,帮助心疾的孩子走出阴影,为负压的学生调整心态,因为无微不至的关爱,学生有了“主心骨”家长有了“放心处”,所以她带的班每个学期的寄宿生都占全校寄宿人数的一半以上。多年来,周老师自己都不知道为学生花过多少钱,她的姐妹来看她,见到住所简陋,生活简朴,都问她这么高的工资,钱用到哪去了?怎么还是烂房子、旧家具,照她这么生活,衣店、鞋店都得倒闭,屠夫都要失业。周老师对自己非常节俭,对学生却又特别大方,因为她把学生视为儿女,以至于许多学生都叫她“妈妈老师”。

由于班主任工作出色,学生的思想素质、养成教育收到了好的效果。近三年来,周老师所带的五④、六④班是科任老师公认纪律最好、学风最浓的班;是安全事故、校产损坏、学生违纪零记录的班;是全校开展第二课堂最好、好人好事最多(并有原始记录)的班;是一个感恩教育家长满意率最高的班;是第一个向灾区小朋友献爱心的班;是全校唯一一个升旗仪式上佩戴红领巾的班;是全校唯一一个连续四个月获“流动红旗”的班;是一个校级检查考评均得最高班主任奖励的班。对教学的严谨、对工作的确求实,上级领导给了她极高的荣誉:2006年她获得了县级“师德师风先进工作者”的称号,2007年被评为学区“优秀班主任”,2008年教师节她又荣幸地被县政府授予“十佳师德标兵”。2013年,她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从情窦初开的少女,到满头花白的中年,这三尺讲台一站就是三十三个春秋,无论是商海钱潮的诱惑,还是官场政道的吸引;无论是繁华都市的享受,还是吃喝玩乐的消遣,她从没动摇过自己的信念,“绿叶无悔扑向大地,是报答泥土芬芳的情意;鲜花无悔凋落于风雨,是因为它有一段生命的美丽;人生无悔选择了教育,是因为我深深地懂得:这项事业是祖国的百年大计。为了这伟大而神圣的事业,我苦也无悔,累也无悔,贫穷亦无悔、委屈亦无悔,无悔的人生会写出无悔的业绩!”这就是这位乡村教师的内心独白。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着大爱无言的师魂!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