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马鞍山 大爱济苍生--记绥宁县武阳镇黄民能家庭
作者:绥宁县妇联      发布时间:2015-04-29 09:47:56

马鞍山下,蓼水河边,镶嵌着一颗绿色的明珠——武阳镇。

武阳镇是绥宁县第一大镇,六王村又是该镇第一大村,省道S221穿村而过。在公路边,一栋三层楼两门面的小砖房就是“六王村卫生室”。门店虽小,但室内一派繁忙的景象:十几位病人在打点滴,两位穿白衣大褂的身影在忙前忙后…… 这家医务室的主人叫黄民能,是土生土长的武阳镇六王村人。1971年,年仅19岁的他从卫校毕业后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偏远的老家做起了赤脚医生。四十多年来,黄民能爱民若父,视患者为亲人,赤脚走乡间,悬壶济苍生,将无私的爱播洒在山村的每个角角落落,赢得了十里八乡群众的普通好评。

走乡间 救死扶伤不辞劳

“医者父母心”。黄民能一副慈悲心肠,时时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不管是大雪封山的寒冬,还是热浪滚滚的酷暑,不管是晴空高挂的白天,还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病人随叫随到,无怨无悔。 十多年前,六王村11组有位叫黄本明的五保老人,膝下无儿无女,并患有严重的肺源性心脏病。每次想要来镇上看病,需绕山路行走半小时,再趟过一条小河,外出看病成为黄老一件极为困难的事。 那是农历十二月的晚上十二点多钟,老人突发心脏病,晕倒在地,口吐白沫。听到消息后,黄民能立马翻下床,二话不说,背起药箱,撑起雨伞,顶着寒风,冒着大雪,在茫茫的白雪中朝老人家里飞奔而去。半夜的山路已被大雪封堵,一路寒风呼啸,路面很滑,黄民能摔倒了好几次。但他想到的是病危的黄老,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每次摔倒了,摸索着爬起来,拍拍身上的积雪和泥土,咬紧牙关继续前行。 当看到微弱灯光下蜷缩着的黄老在痛苦呻吟时,黄民能立即施以救心术,打针、按摩、安慰一并用上。老人得救了,回报给他的只有浑浊的老泪。为彻底治好老人的病,黄民能在黄老家中来来回回走了四十多趟。病治愈后,黄老从乌黑的枕头底下,掏出一个小布包,将竟有的103元钱交给黄民能时,黄民能按住老人的手说:“我不要你的一分钱,你将身体养好就行了。”话虽简单,但折射出黄民能的仁心医德。 2010年的一天下午,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村民黄民高的生命,留下体弱多病的妻子和三个小孩,一个小孩患有严重的真菌性皮炎,早已欠下高达8万元的债务。 就在黄民高去世不久,小孩的旧病复发了。目睹了一家的惨状,黄民能心情很沉重,亲自上门将小孩接回自己家中,经过十几天的精心治疗,小孩的病终于治好了。临走时,黄民能不但不收取任何费用,还从自己微薄的积蓄中拿出一部分钱来给小孩作学费。黄民高妻子用颤抖的手接过钱时,忍不住热泪盈眶,不知道如何感激他。 6组村民黄生教家徒四壁,常年被肺结核所困扰。一日病情恶化,家人想让他去条件好的县城大医院治疗,但面对巨额的医疗费,家人退缩了。眼看病情越来越重,最后家人决定还是送到黄民能的村卫生室治疗。经过几天的治疗,黄生教病情有所好转,看到黄医生没有收他一分钱,自己也想不出任何办法,趁黄民能给别的病人打针之际,拔掉针头,挪下床,起身就要走。黄生教流着泪对黄民能说:“黄医生,叫我怎么好意思来见你呀,我欠你的太多太多了,只有下辈子再还给你了。”黄民能安慰他说:“钱,我可以不要你的,但病一定要治好”。最后,在黄民能和众病友的劝阻下,黄生教又重新躺在了病床上。 一直以来,得到黄民能免费治疗或减免治疗的病人数不胜数。走在武阳镇的街头,只要一说起黄民能医生,无不竖起大拇指,都说他是一个大善人、大救星!

业务精 独辟蹊径解疑难

黄医生在武阳镇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尊敬和爱戴,不仅在于他心肠好,还在于他精湛的医术。经过四十多年的行医历练,黄民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13组村民黄平永,今年六十一岁了。去年十二月的一天,突发高烧,送到县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检查,都没能查出病因,住院十多天都不见好转。又转送到长沙湘雅医院治疗,诊断结果还是不明确。在湘雅医院保守治疗十多天后,病情每况愈下,跟班主治医生建议黄平永的家人将他带回家里,准备后事为好。回家后,黄平永家人万念俱灰,只得死马当活马医,请黄民能医生上门治疗。黄民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建议病人再去县人民医院检查一次,把检查资料全部带回来。黄民能戴上眼镜,仔细研读病人的检查报告,又在病人的身上这摸摸,那敲敲,凭着他多年积累的经验,终于查明了病因,并决定采取独特的“抗痨治疗”方法进行救治。为节省病人治疗开支,黄民能针对黄平永的病情开了处方,让病人家属到县城大医院购买药品和药液,自己给予免费治疗。通过三个月不间断的上门治疗,病情终于有了好转。黄平永能吃能喝能睡,并能四处走走,脸上透出了久违的血色。一次,他拉住黄民能的手,激动地说:“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哪怕是走路,我也要到电视台,把你的事迹报道出去。”黄民能平静地回答道:“你安心养病吧,不要多想,都是乡里乡亲,应该的。” 六王村五保户黄三全,先前就患有急性湿疹,后来患脑血栓致全身瘫痪,口眼歪斜。看到黄三全这样的情况,黄医生并不气馁,采取了药物治疗和针炙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几个月以后,病人最终完全康复。 黄医生在村里将多位病人从死神边拉回来的消息逐渐传开,许多疑难病症患者从四面八方慕名而至。由于上门求医问诊的实在太多,黄医生已记不起名字来。 那是2011年夏天的一个黄昏,一辆粤B牌照的小车停在了卫生室门口。车上下来一对中年夫妻,前来询问这是不是黄民能医生的诊所。得到确认后,这对中年夫妻从后座上扶下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中年男子把老大爷背进了卫生室。中年妇女焦急地对黄医生说道:“我们是深圳人,听说你治疗骨伤非常厉害,就冒昧赶了过来。这位病人是我的公公,求你帮忙了。病好后,我们会重重地感谢您!” 原来,这位老大爷是因腰椎和颈椎骨折致高位截瘫,在深圳市内大医院手术后,专家说他能站起来的希望非常渺茫,回家后就一直卧床不起,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且还拖累了家人。 黄民能根据老大爷的病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内服中药,结合穴位注射,配合推拿综合治疗。几个月后,老大爷竟然能奇迹般的下床走路,起居饮食完全能够自理。老大爷的儿子媳妇逢人便说:“如果不是黄医生,我父亲这一辈子就再也不能站起来了,黄医生医术不简单!” 临走时,老大爷的儿子拿出5万元钱现金要感谢黄民能。黄民能说:“这使不得,我治病不是为了钱,把病人治好是我的职责,你们好好关心父亲的后期治疗吧!”

育新人 德高艺精传医道

黄民能从医四十多年,从一位青春洋溢、满怀梦想的十九岁青年变成如今已是两鬓斑白、德艺双馨的花甲老人了。岁月在他的身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人在变老,医技在变精,但唯一不变的是他那颗救死扶伤的仁心。家里人多次劝他退休安享晚年,但周边的群众离不了他,患者更需要他的呵护。没有接班人是人生一大遗憾。黄民能两个儿子,一个在县人民医院工作,一个在政府部门工作。接班人只能落到二儿媳尹平荣肩上。为了让二儿媳成长为一各合格的乡村医生,黄民能亲自送她到邵阳医专进修学习,又多次让二儿媳参加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的业务培训。黄民能还多次语重心长地对二儿媳说:“你还年轻,要认真学习医术,最重要的是要修医德,要诚心善待每一位病人。”好的传帮带,好的医德熏陶,尹平荣能独挡一面,很快成长为一位优秀的乡村医生。自古就有这样的规矩:绝技是传里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但,黄民能不受传统束缚,无私奉献,只求药方能解除万千患者身上的病魔,成就患者心中的骄傲。2012年秋季的一天,城步县茅坪镇茅坪村卫生室接到一位脑血栓危重病人,正在大家束手无策时,在场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说:“绥宁武阳有个黄医生治疗这个病很厉害,我父亲是他治好的。”联系上黄民能后,病人家属和当班肖医生立即将病人转院到六王村卫生室。虽说只有四十多公里的路程,由于正在修建洞新连接线,一路坑坑洼洼,还时不时地遇上堵车。在等待患者到来时,黄医生共去电7次,询问病人症状,时时提醒病人家属一定要注意车辆安全。自己将一切救治材料准备妥当后,又烧好了热水,耐心等待病人的到来。当病人到达六王村卫生室时,已是深夜一点多了。黄民能将家人叫起来,一同招呼病人及随行人员。打针、喂药、按摩,一切都按程序进行。常言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特意来取经的肖医生,既当下手,又当徒弟,还不时向黄医生请教用药情况,探讨救治方案。黄民能是个大度人,对肖医生一点都不保守,来问即答,不问也说。在救治空隙,黄民能还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治疗脑血栓的方子,转抄给了一面之交的肖医生,这一切让肖医生十分感动。经过一夜的抢救,第二天十点多钟,原本不能开口说话的病人断断续续地向黄民能说:“黄医生你是我的恩人,谢谢你!” 凭着高超的医术,良好的医德,黄民能声名远播,邻县近乡慕名前来取经的同行络绎不绝,黄医生都会毫不保留地将治病秘方传授给他们。曾经做过黄民能徒弟的红岩镇唐医生说:“我最敬佩黄医生的医德、医技,还有那份谦逊之风。”采访完黄民能医生,已是下午六点多钟了,一抹夕阳高挂长空,马鞍山前晚霞满天,绚丽多姿。当我们回过头来凝视这简朴的卫生室时,一个忙碌的身影依然穿棱在患者之中。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黄民能悬壶马鞍山,大爱济苍生,不愧为最美乡村医生。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