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满60岁的洞口县竹市家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善梅,有一个四代同堂的11口之家,上有90岁宽厚慈善的公婆,下有2对恩爱相加的女儿、女婿和4个乖巧孝顺的孙儿,丈夫虽已退休,仍然同她共同打理着日逐红火的事业。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劳、朴实、真诚、友善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自然的生活。
一、用勤劳建家
1978年,家住又兰镇的陈善梅与在高沙交易所工作的曾小忠结为夫妻。婚后俩人相敬如宾,共同用自己的勤奋苦干经营着这个来之不易的家庭。1998年,丈夫因企业改制下岗,看到丈夫整天闷闷不乐的失落样子,陈善梅决定辞去令多少人眼红的合作商店经理职务,陪着丈夫南下广东惠州创办养猪场和饲料厂。
多年辛苦下来,夫妻俩积累了可观的创业收入。2008年,为了就近照顾年高多病的公婆,陈善梅劝说丈夫低价盘掉日进千金的产业,毅然返回家乡办起了种鸡孵化场。整天与种鸡和鸡粪打交道,虽然干得又苦又脏又累,但每天能亲自服待高寿的母亲,每日能守着身边的孙儿转,夫妻俩也觉得舒心开心。有了家人的共同支持,陈善梅和丈夫打理的事业也越发火红。
目前,陈善梅创建的公司基本形成育种、育成、销售、服务和其他农副产品共同开发的的产业体系。从2010年开始,公司每年创利均保持在400万元左右。公司连续两届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国家蛋鸡标准示范场,又被中国科协、国家财政部授予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每每收获创业成功的喜悦时,陈善梅总是一句常不离口的话语:我的背后有一个和谐家庭的支撑。
二、靠互敬系家
一个11口之家的大家庭,如果不正确处理和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关系,肯定会因各人的性格、文化、志趣等不同产生家庭矛盾。然而在陈善梅家,这种矛盾冲突几乎很难见到。婚后多年,陈善梅同丈夫总是以心交心,相互信任,碰上难事大事,也从不自作主张,而是主动与丈夫共同商量,一起寻求解决之策。这些事情看起来非常平凡,但时间一长就像强力剂一样沾合着夫妻间的感情日益融洽。
每过二个月,陈善梅都要把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女婿召回来开一个家庭小会,名义上是家庭小会,实际上是家庭团聚。大家聚在一起,没有长幼之分,没有内外之别,既可以享受亲情之乐,又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问题相互开导,相互帮助。有些人困惑婆媳关系难以处理,而陈善梅却象对待自己的妈妈一样对待公婆,孝心有余,敬重有加。
不少来来买鸡苗的熟悉客户看到这家夫妻俩经常亲切般拉家常,媳妇搀着婆婆散步锻炼,外孙女给奶奶洗脚擦脚的温馨场面时,都好奇问她:“为什么你的家庭如此融洽?”她说:“只要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就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
就是陈善梅的言传身教,这个11口之家的大家庭处处洋溢着互相体谅,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宽容谦让的文明家风。
三、持孝心顾家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陈善梅的孝心也在当地是出了名的,正是这份孝心,成就了这个家的安定与和美。
刚成家时,陈善梅和丈夫的工资都不高,无论自家过得怎样艰难,她都要尽力去接挤公爹公婆的生活。公爹去逝后,远在广东的她除了寄钱寄物给公婆外,还间接不断地打电话向公婆问寒问暖,有时一个月的电话费高达800多元。回乡创业后,她不时把公婆接来场里居住,每天把老人当孩子一样哄着。公婆牙口不好,吃不了硬食,她就每天给老人蒸鸡蛋、豆腐类的食物。公婆身上脏了,她就帮着亲擦洗,起初,公婆碍于他是媳妇,说什么都不肯让她帮自己,不善言辞的她情真意切地说:什么媳妇闺女的,还不都是您的孩子?您这个时候就别这么多忌讳了。几句毫无做作的话语,直感动得公婆眼圈发红。
陈善梅的两个女儿打小受良好家风的熏陶,无论是身在娘家还是嫁到他家,孝顺之风一直秉承。
孩提时代的两个女儿,因不忍父母常年劳累奔波,经常帮助父母照顾年迈的爷爷和奶奶,摇扇驱蚊,洗涤衣裳,尽可能替父母减轻生活压力。
长大后,两个女儿也都有了出息,一个远嫁长沙,一个在家乡创业。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是家人生日或者过节,两个女儿都会带着丈夫不约而同回来,为长辈尽自己的孝心。
四、为大爱舍家
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是小爱。如果将这种爱延伸到家人之外,便就成了大爱。
论是在惠州还是回乡创业,陈善梅就一直把关心他人做为自己义不容辞的担当,她每年捐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就达万元之多。家乡修路筑桥,她都要献上一份爱心。谁家有个困难的,她也要凑上一份子。
公司附近不少老人都是陈善梅下放时结识的朋友,时隔多年,陈善梅仍然与他(她)们保持着亲密的关系,谁家有个大事,她都要亲力亲为。有一位姓张的老人,前两年死了丈夫,唯一的女儿也在上海打工谋生,老人的日子过得非常孤独。平常有事无事,她总要上门陪老人叨叨家常,有时还为老人塞上一些零化钱。去年春节,看到老人一个人在家,陈善梅就同丈夫商量,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象服待亲爹老子一样,让老人度过了一个美好的节日。
在公司附近,陈善梅更是一个和事佬,多少个失败婚姻经她一撮合都重归于好,很多个不孝子孙经他一说道都成了孝子。公司下面有个姓刘的员工,因妒嫉母亲对小儿子宠爱,很少孝敬母亲。母亲快过七十大寿的时候,他不仅不为母亲的寿事操办,还狠心把母亲用来摆席的10多只老母鸡放药毒死。陈善梅闻讯后,第一时间赶到刘家,,从怀里掏出500元现金塞给老人,说是他儿子捎回来办酒席的钱。紧接着,她又回到公司,苦口婆心做刘姓员工的工作。结果,老人的寿酒如期摆上,儿子和媳妇也回到家里为老人祝寿,从此,母子俩人前嫌尽弃,和好如初。
她还主动认养了3个失学儿童,每个月都要负担必要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今年4月,公司附近有一个老人重症住院,家里无钱医治,她一次就帮病人代交了5000元住院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