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幻灯

非遗传承人当起“织女”村支书:侗锦织出脱贫梦,产业铺就小康路

      发布时间:2019-04-25 15:06:50

e0cc27cc378751e00c8bdc23858d8477_550x3800x2.jpg

粟田梅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罗雅洁

图: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吴小兵

“去年,我们已经整村脱贫出列,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4月23日,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文坡村党支部书记粟田梅告诉记者,现在,她仍然坚持到村民家里走访,询问他们生活上是否有困难,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全村800余户人家,每家每户都有过她和村民们交谈的身影。

说起粟田梅,她身上有诸多“光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锦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织锦工艺大师、湖南省劳动模范、党的十九大代表。今年,她又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

她是怎样利用侗锦帮助村子脱贫致富的?接下来又有什么样的目标呢?来看看吧。

非遗传承人当选村支书

文坡村是在2016年的并村改革中产生的一个合并村,粟田梅于同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由于长期的历史分治,原各村群众各自为政的思想一时难以根除”。在这样一个村,怎样才能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呢?

由于在合并前的原枫香村当过村支书,也有过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刚一上任,粟田梅就组织村“两委”着手谋划基础设施建设。半年时间,原八毫村那条几十年没有修成的通村公路被硬化成了近5米路宽的水泥路,原绞坪村也开始修建富有传统特色的寨门,文坡村其他团寨也都开始了如火如荼的美丽乡村建设。

基础设施搞好了,但要实现可持续增收,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得发展村级产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锦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粟田梅自2014年开始在村子里举办培训班,教妇女们学“老祖宗的手艺”。截止目前,她已培训了2000多名村民。

5c817bc9289d692372b76caada04c540_550x3800x2.jpg

2017年,粟田梅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听完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关于精准扶贫的精神后,她十分振奋,“我要把国家的脱贫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在培训之外,她牵头成立村侗锦公司,又与当地的梭说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基地+固定员工+家庭工作室”的生产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村里织侗锦的妇女越来越多,她们的织锦收入,最高的一年有3万多元,人均增收也达到了5000余元,整个文坡村侗锦产业总产值达到了400多万元。”

粟田梅并不满足于此。通过长期研究,在侗锦织造技艺上,她突破传统的横向编织一种图案的方法,发展到现在的横向和纵向互相交织的图案编织方式,解决了长期以来侗锦图案编织的局限性。在产品设计上,她也加入了不少时尚元素。

fd7c3c2a85c12d5191c2f8679f99bb21_550x3800x2.jpg

这些年来,为了扩大侗锦影响力,粟田梅到北京、上海,以及韩国首尔等地参加了许多国际大展,向世界展示侗锦的魅力。“如今,我们侗锦的品种也由过去一般的花边、袖口、腰带和头巾发展到披肩、床上用品、壁挂等50多种产品,而且大都进入了国际市场。”

村“两委”聚集一批能人

在粟田梅的引领下,文坡村村“两委”也出了不少能人。“村主任粟海刚通过自己的木材加工厂为村里解决了100多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村支部专职副书记粟奉亮通过自己的机制碳厂也为村里解决30个以上的劳动力就业问题,退伍军人出身的支委委员、村会计粟隆坤流转承包了数十亩稻田,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还有能培育出直径达1.2米灵芝的科技能人龙通宝……”粟田梅说,这些能人让文坡村的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116748b443e86ff5cdd6221ea7302e27_550x3800x2.jpg

2017年,文坡村被通道确定为“村企合一”改革试点村,粟田梅组织村民、村干部在两个月内开了50多次会议,有时会议从早开到晚,甚至开到凌晨。通过反复宣讲、解释、学习,成立村级公司、流转土地等方案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拥护。在群众的支持下,仅一个月就流转耕地3400余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0%。

如何做好“村企合一”,粟田梅有自己的想法:“一是要集约化经营,实行村企融合,统一管理;二是要村企一体化管理,村级公司管理人员主要由村干部组成,实行双岗双责;三是利益共享化联结,探索推行‘六股’利益联结模式,即扶贫股、人头股、管理股、土地股、公益股和发展股。”

80cf7dcc8b7b6b7d07fb96888e29e988_550x3800x2.jpg

“我们村现在有500亩油菜、80亩丹参、150亩黄桃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另外1200亩的油茶基地、130亩的红薯基地正在建设中。”谈到村里的产业,粟田梅如数家珍。她说,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把这些产业发展好,“我们脱贫了,下一步就该奔小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