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新邵迎光乡百顺小学90后女教师刘倩一如既往早早起了床,然后叫醒弟弟,接着忙着准备早餐。“学校太偏了,买不到早点,早餐和晚餐只能自力更生了。”她说。
百顺小学是一所离县城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偏远山村小学,刘倩是邵阳县人,多年来,她带着弟弟一直坚守在第二故乡,尽管有调回家乡的机会,她却选择了放弃。尽管生活给她以痛,她却报之以笑。
山区来了个“大胆姑娘”
2012年9月,家在80公里开外的邵阳县五丰铺镇、刚刚大学毕业的刘倩,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特岗教师考试,成为百顺小学的一名教师。
尽管出身在贫困家庭,但学校简陋的教学条件还是有点“吓到”了刘倩。“当时学校没有围墙,操场就是一块草地,还有牛在吃草,稍不注意就会踩到牛粪。”她说,虽然条件有点艰苦,但老师们都很热情,让她决心在这里安心教书。 “她来的时候是我去接的,当时学校9个老师大部分家就在附近。为解决她的住宿问题,我们临时把一个散了架的木床钉好,并收拾出了一间房子。”校长彭本铁说,学校后面就是一片坟地,刘倩的宿舍连玻璃都是破的,大家担心她一个女孩子住校会害怕,但没想到她都克服了,所以我们都说她真是个“大胆姑娘”。当时学校很缺老师,刘倩一来就接手了一个一年级包班教学的任务,每天需要管理50个孩子,并担任6个课时的教学任务。“那时我确实感觉有点吃力,但既然选择了这份事业,就一定要干好。”自走上三尺讲台以来,刘倩所教的班级成绩一直在全乡名列前茅。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凭着勤奋与努力,刘倩的教学业务水平提升很快,并成为学校的中层骨干。她2016年担任学校教导主任,2017年度被评为新邵县优秀教师、县级优秀班主任,所撰写的教案获县优秀,多次获乡质量检测前五名教学评估奖励。
命运坎坷的“坚强女孩”
16岁,很多女生还沉浸在无忧无虑、单纯美好的小时光里,刘倩却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2008年,家中突遭变故,父亲不幸辞世,这对正值豆蔻年华、品学兼优的刘倩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当时,弟弟刘渊还怀在母亲肚里。两年后,母亲不堪生活的重负改嫁他乡,孤苦的姐弟俩只能相依为命。她全靠爷爷和姑姑的帮助,才得以完成学业。
对于刘渊来说,刘倩既是姐姐,又是妈妈。来到百顺小学后,刘倩在从事紧张的教学的同时,还时刻牵挂着在老家的弟弟的生活与成长。每到周末,尽管要转四趟车,车程需要3个多小时,她也要回去看看。2013年,面对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和幼小的弟弟,刘倩做出一个决定:把弟弟带到自已身边,一边教学一边照顾弟弟的生活起居。从此,刘倩担负起了一边是班主任老师、一边是姐姐和父母的三重责任。
采访中,刘倩一直面带微笑。但说起弟弟的意外受伤时,她眼角流出了泪水。几年前,因一次意外,弟弟在和同伴们玩耍时,右眼意外受伤,而他怕挨骂竟然没有及时跟姐姐说,时间久了才发视网膜脱落了,虽花费了巨额医疗费做手术,但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效果很不理想。刘倩说:“我没照顾好弟弟,留下了终身遗憾。”
孩子们的“知心姐姐”
尽管生活屡遭不幸,但刘倩从未影响工作,她总是用心与学生沟通,用情去感化学生。
2012年,刘倩所教一年级班级的一个叫小红(化名)的学生,由于智力障碍,一到下课就跑到外面池塘边去玩水。那时候,学校还没有修筑围墙,刘倩只好一到下课也跟着往外跑。“有一次她感冒了,我恰好有给弟弟的备用药,就赶紧烧热水给她泡好了药。”刘倩说,连续照顾几天后,小红的感冒好了,对老师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以前有点自闭的她不喜欢叫老师,后来慢慢开始对我笑了,也学会讲礼貌叫老师了。”在刘老师的耐心教育下,小红慢慢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现在她已读初一,还经常打电话过来问候老师。
在去年接手的一年级学生中,家庭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小涛(化名),幼时患过脑膜炎,原来在湖北一所特殊学校就读,后由于家庭变故长期辍学在家。当时,小涛已经11岁了,也是爷爷第三次带他来报名读书了。前两次,他都因生活无法自理被拒收,听说刘倩老师有爱心,所以这次爷爷再带他来试试看。看到家长恳求与无奈的目光,刘倩决定将小涛收下了。可他由于身体缺陷,上课时总喜欢东张西望,特别爱动,有时候甚至大喊大叫,一个学期下来损坏了三条凳子。尽管如此,刘老师还是发现了小涛热爱劳动和唱歌音准好的优点,多次对他进行表扬。刘老师还发现小涛个大饭量也大,就叮嘱厨房的师傅给他多打点饭。在刘老师耐心细致的教育下,如今小涛的成绩居于中等了。
2018年,刘倩有一个对调回家乡学校任教的机会,可她放弃了。今年,家乡教育部门大量招聘教师,她若报名的话回去也不是难事,可她还是选择了留下。她说:“面对机会我不是没有纠结,但这里的领导和同事们对我太好了,我对这里的孩子、对这里的山山水水也有感情了,确实舍不得!”今年,刘倩以高尚的师德和突出的成绩,被评为迎光乡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