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凤英:没有答案就是最好的答案
作者:武阳镇妇联      发布时间:2020-07-14 10:17:09

2017年,34岁的黄凤英被村民推举为武阳镇肖家村的妇联主席。黄凤英,是武阳镇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2002年从长沙的一个职业中专毕业后,一直在家和“广东”之间飘忽不定,“三进三出”。2002年至2006年,一直在广东的一家电子厂打工;2007年大女儿出生,在家呆了6年,又南下广东寻找工作机会,这是她在家呆得最久的一次; 2015年,再次回到老家,准备生二胎,2017年小女儿顺利降生,自己又当上了妇联主席,从此断了外出的念头,一门心思扑在照顾老人、小孩和村里的各项工作上。

贫困妇女黄牡荣,70多岁了,腿脚萎缩的厉害,她的双脚还不如普通妇女的胳膊粗,属于“肢体四级残”。黄牡荣和老伴都有慢性病,经常要住院。黄凤英定期去走访,询问他们两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和村支两委一道,为他们申请低保救助金。现在两位老人每月共有420元的固定补助。黄凤英又帮他们免费申领了50只鹅苗送到家里,价值1500元。两位老人在家喂养小鹅,日子变得有趣很多,又增加了家庭收入,生活上了正轨。

80多岁的贫困妇女黄桂凤,丈夫早逝,儿子也才50多岁就去世了,2个女儿早已外嫁,家庭条件都不太好,其中一个女儿还是一位“精神病人”,根本无法赡养老人。黄凤英当妇联主席后,帮她申请了每月340元的低保救助金,今年,又帮她免费申请了10只鸭苗,经常去她家聊天、拉家常,老人不再寂寞,身体也硬朗了不少。

贫困妇女黄富桂,老公也去世得早,自己又是“语言智力二级残”,经常“犯糊涂”。 2013年夏天的一个晚上,黄富桂突然失踪,去年8月,黄凤英才和娄底救助站联系上,让黄富桂回到家乡。2016年,黄富桂唯一的儿子因开车出了车祸,赔了很多钱,还进了“班房”,去年才回来。儿子“出事”后,媳妇受不了,离婚去了广西老家,留下一个孙子。在黄富桂和儿子双双“回归”之际,黄凤英就按照村里书记的指示,联系了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帮她修建了扶贫安置房、添置了几套免费的被褥;联系了驻村工作队的队员,帮她购买了几身新衣裳;自己和村支两委的干部一起,捐钱买了米、油、菜等物品送到她家,并发动邻居和朋友去帮助她。今年,黄凤英又帮她和孙子申请了低保金,每月她们家庭有固定的400元收入。前段时间黄凤英又给她送来了免费的鸭苗50只。黄富桂不断地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她的关怀,感受到社会各界对她的关心,病情比以往稳定了不少。但由于黄富桂经常头脑不清醒,黄凤英去看望她的时候,基本上是去“讨骂的”。黄凤英从不在乎挨多少次骂,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挨骂能让黄富桂的病情好一丁点儿的话,她希望天天挨骂。”

去年大年三十开始,黄凤英就忙碌在抗疫第一线。除夕晚上,挨个排查从湖北回家的人员;大年初一,开始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对有抵触情绪的村民,耐心地做解释工作。大年初二,带头成立抗疫应急巡逻分队,拉起了20多人的队伍,分成两个组,白天同时巡逻,晚上轮流值班,自己亲自任队长,进行调度。

……

黄凤英这个妇联主席,其实更应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打杂倌”,她不仅是村里的妇联主席,她还是环卫专干、矛盾调解员、扶贫专干、计划生育专干……只要是村支两委这个“大家庭”的工作,黄凤英都会“见者有份”。她开玩笑地说:“当了三年妇联主席,做过的事情比前半辈子做过的所有事情加起来都多。”

每每有人问黄凤英:“你当了三年多的妇联主席了,有没有做过什么事呢?”她总是一成不变的回答:“真的没有做过什么事情,没有。”要是再进一步问她:“那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呢?”她永远还是那个答案:“不记得的,没有。”可能,没有答案就是最好的答案吧。孔子不是说过嘛——“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孔子说“按他的理想去做,三年的时间,这个国家就会大有成果,可以变成一个富强康乐的国家(出自《南怀瑾选集》第一集)。”那就是说,人只要用心去做一样事,方法对了,三年的时间,定会有成效。黄凤英今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说明她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方向是正确的。她又一心把自己奉献在妇联岗位上,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肖家村民风淳朴,群众安家乐业,正大踏步地奔走在脱贫致富的大道上。这一切,无需问结果,都是最好的证明。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