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村级换届完成后,1972年出生的甄日华,成为了绥宁县武阳镇田凼街居委会的妇联主席。其实,早在1972年,甄日华就做过2个月的妇联主席,由于当时没有工资,难以为继,才南下广东打工,离开自己心爱的妇联岗位。如今,甄日华重新当上妇联主席,她便格外珍惜这份荣誉,希望能弥补当年的遗憾,坚持把妇联工作做下去,做到群众的心坎里去。
田凼街的版图虽然处在武阳镇的中心城区位置上,但经济发展程度,在整个武阳镇都是比较滞后的。田凼街居委会老年化很严重,从主街道老街一溜走过去,基本上只能看到在家带孙的中老年妇女和一些三五成群聊天的老年人。年轻人一般都在外打工,常年不在家。所以,甄日华经常关心困难妇女和贫困群众,解年轻人的后顾之忧,让他们不要担心在家老人的身体和生活,在外安心打工挣钱。
贫困妇女于端珠,才60多岁,但已经瘫痪2年多了。于端珠相依为命的丈夫,一只眼睛失明,是一位残疾人。为了鼓励她战胜病魔,甄日华经常去看望她,了解她的近况,搀扶着她起来走动,甚至还带她到并不远的集市上“赶转转场”。年底了,甄日华又代表妇联去上门慰问,送米送油表达关心。
60多岁的刘菊兰检查出肠癌,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甄日华,第一个找人诉说的对象自然也是甄日华。刘菊兰的老公去世十多年了,虽然有三个儿子,但她的一个儿子去别人家做了上门女婿,一个随老婆常年住四川去了,只有大儿子和他妻子在广东打工还惦记着她。平时有个三病两痛的,都是甄日华在“打招呼”。这次甄日华一听说她得了肠癌,非常着急,立即掏出身上仅有的100元钱,劝她去邵阳做检查,并电话联系她的大儿子。接着,甄日华马上向支部书记汇报情况,着手落实刘菊兰的相关资料,第一时间为她申请大病救助,减轻她的经济负担。
快80岁的贫困妇女尹青连,虽然养育了2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但女儿早已出嫁,大儿子瘫痪在床,小儿子至今单身,在福建打工,属于“月月光”、“年年光”一族。平时的饮食起居,尹青连还得自力更生。今年的7月15日,丈夫去世时,尹青连还在隔壁的村里面打零工——采摘绞股蓝茶叶。尹青连的房子是一层楼高的老木房,处在地势低洼之处。甄日华和秘书周敏一起,为她申请了低保金,又向镇里分管民政的杨成林党委打报告,希望能为她额外申请2000元的临时救助金。下雨前,甄日华总要提醒她,小心房子浸水。每次大雨过后,若尹青连的房子被水浸泡,甄日华就会赶去她家做消毒工作。对于尹青连的小儿子和女儿,甄日华则会要求他们,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要好好孝敬母亲。每次走访慰问,妇联送棉被、送米送油,甄日华都不会落下她。
甄日华除了惦记着村里的妇女,照顾家里的长辈也是她的本职工作。虽然甄日华的老公有三兄弟,但平时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只有甄日华夫妇。丈夫是一位货车司机,经常要出远门,也不常在家。家里99岁的奶奶,70多岁的公公婆婆,16岁未成年的女儿,刚从部队退役回来正在准备考驾照的儿子,一家人的生活,都是甄日华一个人在打理。为了让几位老人开心,她现在就开始为奶奶100岁的隆重生日寿宴进行准备了,邻居说她也特紧张了一些,没必要老早就张罗,她说为了中途不出现什么幺蛾子,多花点时间能想得更周到些总是好的,毕竟这是100年才遇到一次的大喜事。
作家任玲曾说过:“只要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我们的人生就有价值;只要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我们的人生就有意义。”甄日华在居委会妇联主席的岗位上,心系困难妇女,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小事情,把平凡的妇联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去,她的人生,也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