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敏,85后,桃源县龙潭镇梨树垭村妇联执委,现任湖南省冯鑫林木油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湖南桃渊明果业生物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27岁的她接过父亲接力棒,从城市转战农村,着手打理湖南省冯鑫林木油茶专业合作社,并成立湖南桃渊明果业生物有限责任公司。如今,在她的带领下,团队不断发展壮大,合作社与公司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好。
从城市到农村,她选择了一条不寻常的路
行进在前往龙潭的路上,桃子姐姐不由得感叹,这次的采访实在不易。还未到达冯敏的猕猴桃基地,蜿蜒、颠簸的山路,已经让我们晕头转向。当车窗外的景色从“稻田里的金黄”变成“高山上的苍翠”时,目的地终于近了。
车辆停在一个红色大棚前,五六个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分拣猕猴桃,大家都穿着统一的工作服,一时间我竟没有认出谁是冯敏。直到她走到我们面前,跟我打招呼……
她的头发随意的挽在脑后,未施粉黛的脸看上去略显憔悴。她告诉我们,这一段时间都是阴雨天,好不容易等到一天好天气,于是发动了当地老百姓来基地帮忙摘果,合作社的全部工作人员也都来了。而她自己,已经连续在山上待了一二十天,晚上就睡在车里。
冯敏说,原本她也可以选择更轻松的生活。几年前,她在北京稻香村食品公司上班,由于工作能力出色,二十几岁的年纪,已经是公司的经理了。她的老公,是研究大数据方面的专业人才,收入颇丰。家境还算不错,本不需要她有多操劳。
我有些不解,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回到家乡农村辛苦打拼,要经受风吹日晒,还要整日与黄泥、蚊虫打交道,这个姑娘会不会太傻。冯敏解释道:“冯鑫林木油茶专业合作社是由父亲一手创办起来的,作为家中长女,我到了要挑起大梁的时候。何况流转了这么多土地,更应该对当地老百姓负责!另外,合作社能够经营起来,政府、银行对我们也有支持,我们占用了社会资源,就要尽到自己的义务。”
一旦做好了决定,就再也没有回头路走。做农业是件长期投资,短时间内无法见到回报,且风险极大,这也是令很多人坚持不下去的原因。三年前,猕猴桃基地的树苗还未结果,但冯敏也要不时上山照看。从一开始连坐车上山都会感到害怕,再到自己学会开车,并能独自在山间过夜,她和果林一起成长着。
对于非农业专业出身的冯敏来说,这一行比她想象中的更不易。学技术、摸门路、搞营销、创品牌……每一步都犹如摸石趟河,但好在她走得坚定且踏实。今年,冯敏还参加了县人社局主办的创业创新大赛,她参赛的项目就叫《凝心聚力齐攻坚,乡村振兴共发展》。经过专业评委的考评与打分,她最终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助农就业,帮农脱贫,发展路上守初心
冯敏指着远方告诉我们,目之所及都是合作社种植的油茶或果林。冯鑫林木油茶专业合作社从2009年成立至今,累计投资3000万元,流转山林5000余亩,依据龙潭的地理特性,基地开辟油茶2000余亩,杉树造林2000余亩,水果1000亩,11年光阴,已是翠绿成林。
合作社采取新型产业模式,统一引种、统一整地、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形成了包括收购、加工、 销售的产业链。合作社的其他负责人透露,早些年油茶还没有任何收益的时候,风险全部由合作社承担。即使这样,偶尔还是能遇上不讲道理的老百姓,因为土地流转的一些小事来为难冯敏。冯敏却表示,她看得很开,涉及到利益方面的问题,绝对不跟老百姓过多去争、去抢,而是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多想。比如,现在合作社种植的油茶开始有产出,便采取返包给农户的模式,最大限度让利于民。一方面给农户200元的土地保底租金,由农户负责管培;另一方面统一农资、农业技术指导。所得的利益进行保底分成,减少农户的风险。除此之外,还鼓励农户发展林下养殖,增加额外收益。
除了从父亲手上接下的冯鑫林木油茶专业合作社,2016年,冯敏正式成立湖南桃渊明果业生物有限责任公司,自创了“猕藏记”品牌,他们的猕猴桃经过大家的精心培育,且有高山上的天然好环境加持,如今销路逐渐打开,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今年果子还未成熟,冯敏就已经接到了多个订单。
正说话间,几位年纪稍长的“工人”挑着几筐猕猴桃从山坡上走下来。原来,他们都是附近的老百姓,基地有需要,冯敏便会及时知会他们,工钱按天结算,对于年纪稍大或者又要照顾家中老小的乡亲们来说,这比外出务工要好得多。像他们这样,在合作社务工的老百姓还有不少。据统计,目前合作社已带动龙潭镇14个村,526户,1516人帮扶产业发展,创新利益有效衔接机制,人均享受分红金额700余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最高工日可达280个,吸收长期就业人员30余人,临时用工人员60余人。
她还在桃源县理公港镇张家山流转山林66.66公顷,其中,猕猴桃种植园面积23.3公顷,栽种“美人酥”“彩虹梨”“雪梨”3个品种梨树共计30公顷,可产10至15万公斤鲜果;还有6.66公顷桃子和中草药套种,6.66公顷实验育苗基地种植不同品类水果,有樱桃、杨梅、红心及黄心猕猴桃,预计进入丰产期后每年可为贫困户增收1500余元。
在我们看来,如今合作社已步入正轨,冯敏完全可以松一口气了。可是她想的,却是更长远的事。冯敏说:“当地的独身老人比较多,我现在就想着怎么样才能把产业搞好,以后将产业与养老结合起来做。这样合作社既能赚到钱,又能让工人们的生活有着落,也能为社会减轻负担。”如今,合作社的好政策直接给了这部分群体,每年拿出100多万元给他们发工资,直接解决了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扎根农村,发展农业,造福农民”是她常挂在嘴角边的一句话,也体现在她的日常行动中。每年冯敏都不忘慰问孤寡老人,对待合作社里的特殊困难家庭,她总会亲自看望。山里的孩子上不起学,她也会出钱资助,不求回报。
用心用情办企业,她与老百姓成为了一家人
在与工地做工的乡亲们闲聊时得知,在他们眼里,冯敏不像老板,更像是他们的妹妹、女儿。她待大家伙儿尊敬、亲切,他们也早把她当成了自家人。
冯敏说,做农业需要一些情怀支撑,这种情怀是年底给老百姓分红时,看到他们喜笑颜开;是看到乡亲们的房子从砖房变成楼房,生活越来越好;是看到这片辛勤耕耘过的土地,终于给了我们回报和惊喜。
站在海拔600多米的山间,极目远望,诸山群峰在浅灰色天空的映衬下,渺渺茫茫。而近观四周,我们则被一大片茂密的果林环绕着。一边吃着酸甜可口的猕猴桃,一边听着冯敏聊前路艰辛、说未来蓝图,先前身体的不适也好像被一扫而净,留给我们的,只有这大山里的空旷幽远、空气清新。
看到她在舞台上沉稳大方谈项目规划,看到她驾驶皮卡车在山间小路驰骋,看到她在千亩油茶林讲述发展历程,桃子姐姐似乎对“美女”重新有了定义,我想,真正“性感”的女人,从来不局限于外貌,真正的美,应该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光芒!
城市到农村,她选择了一条不寻常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