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区医疗保障局成立于2019年3月,现有职工17人,其中12人为女性,占全体职工人数的70%。工作中,女职工爱岗敬业、自立自强,以过硬的业务能力、良好的服务态度,展示出了新时代女性的亮丽风采,为该区医疗保障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狠抓实干,谋民利办实事
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工作人员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大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惠民便民利民医保政策,全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医保服务环境,努力提高群众满意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区医保局承担着全区2211家企业事业单位共计4.2万企业职工、4790名干部职工参保和异动业务,全区21.5万城乡居民、1.5万被征地人员医疗保险参保、待遇报销业务,还承担着医疗救助、药品(耗材)采购、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等工作。
为了方便群众参保缴费,区医保局在全市率先推出城乡居民医保微信缴费,我区居民只要关注微信公众号,足不出户就可缴纳医保费用,实现参保缴费、信息查询、异地就医备案等业务网上办理。
着力解决特殊群体的就医难题,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区医保局将农村重症精神病人纳入重点救助范围,全年共有230名精神疾病患者享受到基本康复治疗费用全免;全区5000多名特困供养对象、低保对象享受医保缴费个人部分全免,特困供养对象在区、乡两级免费救治;为了减轻尿毒症患者的家庭经济压力,区医保局多次与医疗机构协调,为天元区血透病人每次减免50元,全年血透130次仅需自付6100元,年底再一次性报销门诊药费4800元,力争让每一位血透患者切实享受到医保红利。
一项项暖意融融的医保改革,一项项利民为民的惠民政策,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医保政策红利,宣传我区医保工作的短视频《阳光医保 幸福天元》在2019中国医改传播高峰会上荣获全国二等奖。
二、迎难而上,战疫情守安宁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医保局工作人员迎难而上,冲锋前线,积极投入到战“疫”中,谱写了一曲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战疫”之歌。
为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副局长易虹琴、事务中心主任蒋燕宁、局办公室主任文丽三位同志主动请战驰援卫健局,充分发挥个人的医学专长及疾控工作经验,从大年初二开始历时两个月,逆流而上冲锋抗疫前线,对10个集中医学观察隔离点进行前期布置及后期督导,特别是人人谈之色变的大中华、悠移山庄、美斯丽亚等涉湖北及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隔离点,更是蹲点式守候,确保不出现疫情防控漏洞;深入全区各类医疗机构、村卫生室等地,督查预检分诊场所和发热门诊的设置和工作流程、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措施以及医疗废物处置工作,阻断病毒传播,降低感染风险;深入密切接触者家中指导居家隔离注意事项、消毒措施、垃圾处置等;到高铁西站、株洲西高速出口等督查卡点防疫人员的工作流程、个人防护消毒措施及垃圾处置规范;为企业复工复产进行防控措施现场督查指导,确保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局长彭礼刚、王敏、王慧珊三名同志作为驻企防疫联络员,严格按照“七个必须”“五个严禁”要求,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尽心解决企业复工难题,助力企业平稳过度。医学专业的何晓萍、张海波、王强主动请缨前往社区、乡镇卫生院对社区医生、村医和村干部进行防控知识培训及消杀技术指导,确保防治措施落实到位。李能奇、易昂同志下沉社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战斗员”和“信息员”,顶风冒雨始终坚守岗位。
在疫情面前,区医保局工作人员不辞辛劳,不问归期,始终以冲锋者的姿态,守护者的身份坚守岗位,为打好疫情防控“口袋战”贡献力量,用自己的辛苦换取了广大群众的健康安宁。
三、材优干济,专业精能力强
区医保局干部职工能力强、业务精、素质高,为了全力守护老百姓“救命钱”,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工作人员每月不定期去医疗机构开展突击检查,深入开展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易虹琴、文丽、蒋燕宁、何晓萍、张海波、王敏等同志积极参加省、市医保局组织的“飞行检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任劳任怨,圆满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净化了行业风气,保障了医保基金安全,得到了省医保局的通报表扬。
四、热情服务,讲奉献暖民心
作为服务部门,工作人员始终以提供满意服务,树立良好形象为要求,以服务老百姓为宗旨,认真执行首问责任制,对待每一位前来办事的群众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面对一些蛮横不讲理的人员,当得知由于违规不能报销时的指责和辱骂,都会耐心解释;对于政策不熟悉、反复询问的,都会一一解答。全局上下形成了“进门有问声,问话有回声,出门有送声”的良好工作氛围。工作人员热心公益,积极为因病致贫家庭捐款、帮助新林小学点亮“微心愿”、为社区开展义务巡逻,无私奉献,凝聚爱心,积极传递奉献社会正能量。
就是这样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质、开拓创新、廉洁行政”的医保队伍,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做到了把群众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初心写在行动上,为医疗保障事业发展谱写了一曲华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