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74岁的陈爱莲老人现在的生活:打扫院子,洗衣做饭,看看电视,日子平淡如水。当她回忆起过去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老人的眼睛变得更有神采。
陈爱莲是沅江市泗湖山镇敬老院一名普通护理员,直到早些年摔断了腿,身体实在撑不下去了才退休。她30年如一日,凭着自己对党的事业的一片赤诚,对老年人的无限热爱,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出精彩的人生。她被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益阳市第二届道德模范、湖南省第三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党的恩情不能忘,辞了妇女主任,当起了护理员
1986年,沅江华田建起了幸福院,40多位孤苦无依的老人住了进来。有件事,让乡党委书记为难。这些老人都蛮有“个性”,不好打交道,护理员干不了多久,找各种理由走了。有人提到了陈爱莲,找她一谈,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
陈爱莲的这个决定,在家里引发了一场“地震”。你村妇女主任干得好好的,怎么去接个烫手山芋?家里三个孩子需要照顾,你这一走,家里不会乱了套?
陈爱莲和丈夫掏了心窝子。“我出生在贫苦家庭,是党和政府的关爱,才成就了今天的我。我18岁入党,党又送我读了三年书,这些恩情一辈子都不能忘……”她话一转:“再说,人都会老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丈夫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他拍着胸脯表态:“你好好干,家里的事,我多操点心。”
贺梅秀是陈爱莲的入党介绍人,听说后,特意来给她打气,“爱莲啊,你是个吃得亏的人,相信你一定能干好护理员这份工作。”
她是贴心好女儿,工作30年护理80多位老人,为40多位老人送终
“她不怕苦,不怕累,脾气又好,老人刚骂得她哭,转过身把眼泪擦干,又是端茶倒水。”和陈爱莲共事20多年的苏梦辉这样评价。
对老人,陈爱莲全心全意。早些年,条件有限,开水都是她早早起床烧好后,灌进暖水瓶,连同洗脸水一同送到老人房门口。冬天,老人怕冷,喜欢用木炭或者电热毯取暖。怕不安全,晚上,她总要起来一两次,到处检查一下。最有心的是,老人的生日她都记得,总会买些小礼物,或给老人做点好吃的。礼轻情意重,老人都记得她的好。
年岁大了,难免有个三病两痛。78岁的朱桂春中风后,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见弄坏了床单、被子,老人自己都不好意思。陈爱莲赶紧打来热水,给老人洗抹干净,换好衣物。又把脏了的床单、被子等第一时间洗掉。整整3年,老人去世时,握着陈爱莲的手:“这辈子,麻烦你了,这份情,下辈子还……”72岁的邹娭毑,身患痔疮,脱肛病复发,气血亏损,身体极其虚弱,行动不便,时常弄脏衣裤。是她为老人换洗衣裤,还坚持给老人煎汤熬药,用药物帮其熏洗患处。300天不曾间断,直到老人去世。
考验无处不在。1996年7月,泗湖山镇因洪水溃垸。陈爱莲顾不上自己家泡在水中,相伴30多位老人住在大堤上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洪水滔滔,白天烈日炙烤,晚上蚊虫叮咬,老人情绪很不好,动不动就骂人。陈爱莲把委屈吞进肚子里,她耐心地安抚着,“相信政府,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她想方设法让老人在堤上的生活过得好一些,白天到农家挑来干净的井水做饭,从镇上买来西瓜为他们消暑;晚上点燃蚊香,为他们驱赶蚊虫。大堤上一住就是47天。那段日子,陈爱莲晒黑了不少,掉了十多斤肉,可她无怨无悔。她说:“照顾好这些老人,是我的责任!”
陈爱莲本来早就过了退休年龄,院里31名老人联名写信,希望她留下来,她答应了并计划一直干下去。2016年,不幸摔伤,因身体里植入了钢板,她才不得不选择回家休养。
30年时间,她护理过80多位老人,为其中的40多位老人送终,是老人心中公认的好“女儿”。
莫道夕阳晚,为霞尚满天,发挥余热在乡村
为老人付出太多,于家人,陈爱莲总觉有愧。老父亲弥留着之际呼喊着她的名字,可当时院内老人多,脱身不开。小女儿高考前,因压力大和过度劳累晕倒在学校,她本想去照顾一段时间,因院里的元满娭毑患病卧床不起没去成。丈夫因突发脑溢血,于2015年意外去世。去世前5天,他还曾到敬老院接陈爱莲回去过小年,见她实在忙不过来,就一个人回去了。
这些都成了她心中的痛,可她一点都不后悔。“我只是做好了一名护工的工作,党和政府却给了我这么多的荣誉。这些年来,省里、市里的领导还经常上门看望慰问,让我心里特别感动。我要发挥余热,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在家人的照顾下,陈爱莲身体慢慢好了起来。她又闲不住了,看到家门前废弃的河道长满了杂草,用锄头、砍刀硬是给清整好了。她还种了些花木,成了一道景观。
陈爱莲是个热心人,见下雨了,赶紧帮着人家抢收晒在地坪里的稻谷、黄豆、芝麻等。去年疫情防控期间,她将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2000元捐赠给村里,购买防疫物资。
莫道夕阳晚,为霞尚满天。陈爱莲说,她要让今后的每一个日子,都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