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来,程庆文老师在三尺讲台上书写人生,在校园里谱写乐章。
程老师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始终把爱心教育摆在首位,《一个也不能少》这部电影中魏老师那慈母般的爱烙在程老师心中。在工作中她扮演多种角色,有时是严厉的老师,有时是慈详的妈妈,有时是善解人意的大姐,有时是疯玩打闹的朋友。在她的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成材的,总是用充满爱意的眼神,去欣赏每一个学生的足迹。那一年,她遇到了他——王稳庄,个子小,破坏力大,长相不可爱,穿着不可爱,行为习惯更不可爱。特别是基础很差,读五年级了,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稳”字明明是左右结构,他偏偏要写成上下结构,程老师不厌其烦地教他写“稳”字,但今天学会写了,明天又忘记了,真急人。后来,程老师在黑板的左边画颗快要干枯的禾苗,右边画个急出汗的老农,禾苗和老农呈并列姿势,他看到这幅图,天真地笑了,从此以后会写“稳”字了。王稳庄学习习惯不好,迟到、睡觉、作业不交,那都是他的家常便饭。程老师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努力学习,靠知识来改变命运,并在期初订立了“师生协议”——每得一次表扬奖一面小红旗,50面小红旗就可以到老师这里来兑换奖品(书、笔、棒棒糖),每次看到他喜滋滋地拿走奖品时,程老师心里比他更喜滋滋。是呀!一个老师最大的成就就是自己的辛勤耕耘能够硕果累累。
班主任需要细心、专心和责任心。农村孩子上学早,程老师总是七点左右赶到学校管理这群孩子,每天认真落实晨检、午检,每天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把“安全”两字牢记于心。由于她的细心,从教以来,班里的学生平平安安来上学,高高兴兴回家去。小朋友在一起学习玩耍,难免发生小纠纷,程老师总是耐心地听他们说事情的经过,然后再处理,尽量做到双方心悦诚服。作为班主任,有填不完的资料,处理不完的小矛盾,开不完的会议,任务繁重而啰嗦,有时难免心烦气躁,但只要看到那一张张笑脸,听到那一声声“老师,您好”稚嫩的童音时,程老师又激情澎湃。
因材施教是程老师执教的理念。对待优秀的学生,程老师引导他们向高处看,除掌握课本知识还应该博览群书,参加各项兴趣小组活动,来个锦上添花。而那些基础差又比较顽劣的学生,往往进行多方引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谈话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通过“开小灶”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通过明查暗访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就这样长期坚持,这类学生同样可以成才。程老师教过一个这样的学生,他叫王振海,只会画波浪线,特别是他那条永远也流不完的浓鼻涕令人恶心,这样的学生怎么去教?首先程老师用实际行动去爱他,亲自给他整理书包,收集一些废本子装订成册,送给他画“溪水”,拿零食给他吃;其次教育其他孩子不要欺负他,和他一起玩耍;再次就是找事情给他做,告诉他劳动最光荣,以后步入社会了,勤劳同样可以致富。
程老师及时家访,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融为一体。在家长会上,认真写好发言稿,以足够的证据告诉家长,你的孩子哪些方面进步了,哪些方面还有待加强。碰到校访的家长,即使再忙,程老师也要放下手中的活来接待他们。家长有疑问时,总是耐心、细致地和他们讲解、沟通,取得家长们的支持和理解。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程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收获了学生的笑脸、家长的掌声和领导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