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怀揣着激情和梦想,踏上了三尺讲台。这一站,就是22年。22年,她无怨无悔;22年,她任劳任怨;22年,她不忘初心。她用辛勤和汗水,用爱与责任,谱写出了教育的华丽篇章。她,就是益阳市石码头小学的班主任、语文教师——陈静。
一、务实求真,当好班级管理的掌舵人
班风是班级的灵魂,没有健康向上的班风,班级的管理便无从谈起,学生的培养更无从谈起。她深知班级建设的重要性,每一届学生,她都把班风建设作为班级建设的核心,营造积极上进、文明健康的良好班风。从《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到师生共同参与制订《班级公约》;从成立家长委员会到设立学习小组,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力争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学生、适合学情的班级管理模式。在她的带领下,班级的各项常规管理在校评比中名列前茅。师生更自信,更有成就感和幸福感。这样的班级文化所铸就的强大凝聚力,才是一个班级最核心的竞争力,才是让学生成长的真正动力。毕业后的孩子说,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涯,是最难忘的时光。他们不但学到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了团结、友爱、幸福、责任,还有对生活的热爱。
二、真抓实干,担当教育教学的领路人
陈静从教以来以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成为全区乃至全市的学科教学骨干。在教学理论提升上,她除了坚持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外,还努力学习各类教育理论著作,紧跟教育的时代步伐,把现代教学理念和传统教学优势很好的融合,取长补短,逐渐形成适合现代学情的独特教学风格。
在教学实践中,她从学情出发,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基础、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力争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满着学习的动力。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创设情景法”、“话剧表演法”、“合作探究法”、“角色互换法”等等。用她的话来讲,学生怎么高兴,怎样有学习热情,我就怎么教。正因为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她所教的科目每次评估都能在学校甚至全区名列前茅。“一片丹心昭日月,满腔青春洒讲台”。
三、勇于创新,争当教研教改的急先锋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始终要站在教改潮头,做一个教研教改的弄潮儿。”她主动迎接挑战,转变陈旧的教育理念,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课改的能力,争当学校教研教改的急先锋。积极查阅教改理念相关书籍,主动参与课题研究,积极撰写教研论文,积极参加网络研修,积极参与青蓝工程,积极参加教学比武等等。用她的满腔热情,投身到教研教改的大潮中,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学者型”教师。付出总有回报,辛勤的汗水终开成功之花。她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教学能手”、“益阳市优秀教师”、“益阳市优秀辅导员”、“资阳区优秀党员”、“资阳区先进个人”等;在教学比武中多次获得省级特等奖、省市区级一、二等奖;在“一师一优课”活动中,所教课例被评为“部级优课”;所写《于“微”处做文章》等多篇论文多次获得市、区一、二等奖;参与了多项课题研究、网络研修,连续三年参加资阳区小语工作坊学习,主动承担工作坊示范课任务,执教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获得专家和同行的好评,还两次担任线下活动主持人,被评为优秀学员。
22年的青春,弹指一挥间。她永远充满着魅力,让每一个热爱教育的攀登者心驰神往,并乐此不疲。在陈静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热爱,这种融入血液的对教育的热爱。陈静老师说:在教育的征途中将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用热爱与责任,谱写出教育更新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