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战“疫”|点赞坚守“疫”线的最美家庭
   来源:株洲市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1-08-12 08:07:44

株洲已经连续3天迎来了好消息,8月8日至10日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为零,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为零,株洲抗疫实现“六个没有一例”:没有一例外溢输出,没有一例新的输入,没有一例向其他县市区扩散的病例,没有一例源头不明的病例,没有一例隔离管控人员以外的阳性感染者,没有一例全员核酸检测中的阳性样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前,我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力量和方式,成为保卫株洲、抗击新冠病毒的战士。

广大医护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干部、志愿者、家庭......他们构筑起“铜墙铁壁”,与时间赛跑,与病毒竞速,合力守护着我们的家园。在他们之中,无数的夫妻、兄弟姊妹携手并肩,共同战斗,舍小家为大家,用迎难而上的英勇担当,凝聚起了抗疫的磅礴力量!

一家三口齐上阵

作为天元交警大队负责事故处理的副大队长,邓军在疫情防控期间,负责湘莲大道疫情防控点交通秩序维护工作,已连续三天没回家。同时,他还将部分事故处理从线下转为线上,给群众提供了便利,也降低了感染风险。

妻子罗定是泰山路街道新塘社区党委书记,同样好几天没有回家。她带领党员干部、志愿者等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开展排查登记,组织核酸检测采样,设立党员志愿服务点等工作。

而他们的儿子邓柏煜,则主动请缨到社区做志愿者。一家三口站着不同的岗,为抗疫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jpg

2.jpg

3.jpg

夫妻奋战在“疫”线

8月3日深夜,攸县渌田镇中心卫生院仍然灯火通明。自新一轮疫情袭来,渌田中心卫生院业务副院长叶峰就一直坚守在基层防疫工作一线。他的日常工作是管理全院业务,现在,他每天除了要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体检,下午同护士长一起采集核酸,还要和同事一起轮流将每日采集到的核酸样本送到县疾控中心。据了解,叶院长每天要奔走80多公里,采核酸一百多人,防护服要穿5、6个小时。

到凌晨四点半,叶峰副院长结束了值班,但他没有回家,而是直奔火车站。在那里,他要同其他党员一起对坐车返乡的人员进行登记、查验“两码”、测量体温。到了七点半,他又要回到卫生院,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4.jpg

这几天,叶院长基本把医院当成家,他的妻子也是一名攸县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夫妻俩都不分昼夜地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的两个孩子自7月底以来就很少见到父母。“孩子在爹妈那里至少安全,我们俩每天接触到的风险人群太多,回家也不敢靠近孩子。”叶峰的话让人动容,把坚强的背影留给家人,彰显的是“护大家就是守小家”的情怀。

我和妈妈齐战“疫”

“大家按照地上的黄色标线排好队、提前把今天的健康码和行程码截屏保存在手机里......”在云龙区龙头社区核酸检测点现场,刘毅拿起大喇叭,穿梭在第三次核酸检测的队伍中,在维护秩序的同时,耐心地帮年龄大一点的居民把健康码和行程码截图,快而有序。刘毅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今年20岁,抗疫的“集结号”吹响时,他积极响应,主动请缨到防疫一线当一名志愿者。

刘毅的母亲唐顺姣,是龙头社区一名党委委员。疫情爆发以来,她一直奋战在一线,工作认真负责,不怕艰辛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在母亲言传身教的感召下,刘毅早就在心底竖起了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信心与愿望。“他昨天刚满20岁,没有蛋糕蜡烛,一直在布置第三次核酸检测现场,我们都忘了,但是他说这是他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唐顺姣说。

5.jpg

“这次战‘疫’,我能做什么,我就去做什么,我个人的力量很微薄,但是我相信许多的力量汇聚,我们一定会胜利的!”刘毅说。在刘毅身上,我们看到了“00后”的担当,相信在锲而不舍的传承精神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抗疫胜利的曙光很快就能到来!

小人儿大担当

姐姐曾书怡、妹妹曾龙懿是攸县黄丰桥镇杨丰村村委成员曾胜的一双女儿,姐姐今年13岁,妹妹9岁,两人平时在株洲读书,因为暑假放假回到了家中。

疫情以来,姐妹俩看父亲每天为疫情防控的事情忙前忙后,便向父亲主动请缨,要为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出一份小小的力量。她俩主动在村委会帮忙把守大门,对来村委的人测量体温、做好登记;帮忙张贴宣传标语;挨家挨户走访,分发宣传单。姐妹俩小小的身影穿梭在疫情防控的队伍中,虽然弱小,但格外有力量。

6.jpg

最美“志愿红”

在茶陵县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的队伍中,有这样两位年轻人:在防疫战场上,他们是彼此信任的战友;脱下战袍,他们又是亲密无间的姐弟。当被问到为什么想要成为一名防疫志愿者时,两人不约而同地回答道:“抗击疫情,人人有责。”

7.jpg

8月,疫情形势严峻起来,姐弟俩在得知团县委招募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的消息后,便毫不犹豫报名参加。第一天,姐弟俩在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协助引导就诊人员和维持秩序;第二天,两人又前往体委方舱疫苗接种点,负责引导前来接种疫苗的群众有序排队。弟弟谭启轩担任小组领队,一天工作下来,喉咙嘶哑,手脚酸麻,姐姐谭慧月的双脚更是磨出了血泡。即便工作如此艰辛,他们也没有抱怨,更没有放弃,“既然已经成为了志愿者,那不管再苦再累,都是我的责任,我会坚守到最后一刻。”谭慧月说到。

上阵父子兵

疫情可以禁锢一座城市,却无法阻隔温暖和爱。在芦淞区建宁街道沿河社区抗疫队伍中,活跃着徐中江父子三人的身影。20年前,28岁的徐中江拖家带口从浙江温州来到株洲打拼,在芦淞市场群九天国际市场经营鞋类批发。多年来徐中江一直热衷公益事业,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疫情以来,徐中江关上商铺的闸门,带领两个儿子主动请缨加入到社区志愿服务队中。两个儿子,一个是党员,一个是入党积极分子。这两天,社区正在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徐中江父子三人在现场负责维持秩序,提醒市民保持一米线,并协助老年人扫描健康码、通行码。他们整天奔波在基层防疫一线,每天志愿服务12个小时。

8.jpg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