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素珍:郴州市三八红旗手,村民心中的最美支书
作者:邓新秀 刘玲   来源:宜章县妇联   发布时间:2021-09-16 01:28:21

坐落在湖南宜章县骑田岭南麓的龙村瑶族村,曾是县内有名的软弱涣散村、信访村、贫困村。村支两委换届三年多时间里,在村支书邝素珍的带领下,龙村瑶族村一跃成了脱贫攻坚样板村、洁净乡村示范点、基层党建先进村。2020年荣获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郴州市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她先后获得了湖南省劳动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湖南省最美扶贫人,郴州市劳动模范、郴州市最美村干部、湖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今年3月被郴州市妇联授予2020年度“郴州市三八红旗手”

图片1.jpg

临危受命,小小肩膀担重任

龙村瑶族村是由原龙村、水楼下村、荷叶塘村三村合并而成。合村前,水楼下村是软弱涣散村、全镇经济最薄弱村,荷叶塘村是全县有名的信访村,合村后,村内事务多,经费少,村干部不满意,村民有怨气,三天两头组织上访。人心散、治安乱、环境差,土地乱圈乱占、违建成风,村委会瘫痪,龙村这块“硬骨头”如何下口,可让镇领导犯了难。2017年村支两委换届选举,邝素珍脱颖而出,临危受命担任龙村支部书记。2002年以来一直任村计生专干的她,不仅政治能力强,还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梅田镇党委书记贺龙跃多次鼓励她说:“在‘两推一选’中,你高票胜出满票当选,你绝对行。

图片2.jpg

新农村建设规范统一风格新颖

一上任,废弃矿山复垦耕地就成了摆在邝素珍面前的头等大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纠纷多,政府要求强拆,没钱补还要保证不出事。当时这些矿山因长期废弃,村民占地建猪场、牛场,拆违力度非常之大,为了调解土地纠纷,她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将矛盾解决。在施工时,她实行“挂图作战、限期完工”制,专门派出村干部和村中有威望的人驻地指挥施工,及时解决现场施工阻力,实在不能解决的,她有时来回跑五六次到施工现场调解,使一些突出的矛盾问题“不打结、不隔夜”。这样既赢得群众的尊重,也让龙村在全县开展的土地增减挂钩工作做到行动最快、面积最大、效果最好,确保了村民无异议、无后遗问题。而原计划用6个月完成的土地增减任务只用了3个月,成了全县第一个提前完成土地增减挂钩的村。重担在身,邝素珍的生活也越来越单调,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那时候是真辛苦,每天忙到晚上十一二点,第二天早上6点邝支书就给我们打电话让我们到村委开会,每天都是这样,周末都没得休息”县农业局驻龙村扶贫队长回忆道。

基层治理,勇于带头打硬仗

合村之初,因各村发展不平衡,村内道路不通畅,断头路、“水泥路”处处可见;村组居住较分散,靠挑水吃。出行难、饮水难,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出行和生活。解决了土地问题,邝素珍又将枪头瞄准了龙村的环境治理,以洁净乡村为突破口,建设生态宜居的新龙村。她用女性特有的柔美和坚强,带领村支两委干部群策群力,和村民一道,一个个问题得到解决,一项项民生工程完工,带领群众整环境、帮脱贫,改善环境、提升幸福指数。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她挨家挨户,不厌其烦地跟拆除户讲政策、摆事实、讲道理。例如,31组部分村民思想落后,很多旱厕都不愿拆除,邝素珍来来回回近有20余次,走访串户宣贯拆除旱厕的危害及政策,与村民们促膝长谈,集体动员,终于如期完成拆除工作。全村共拆除空心房169间,旱厕540所,并对拆除的公用空地进行了硬化、绿化,打造出了一派美丽和谐幸福的新景象。为长效保障洁净乡村,村委会专门制定了环境卫生“黑名单”,实行门前三包,每周开展卫生检查、评比活动,对卫生搞的差的,先到屋上打招呼,三次上门卫生整改不到位的,在村委会“黑名单”公布上墙;对搞的好的,通报表扬,大力营造了“龙村环境人人护”的良好氛围。

图片3.jpg

为了增进婆媳、公媳关系,村内定期举行“好公公、好婆婆、好媳妇”、“荣誉村民”等评选活动,给获选村民发放证书,还成立了老人协会、妇女之家、留守儿童之家等小组织,使得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现在的龙溪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两岸花草乔木错落有致,游步道、文化长廊、凉亭,布局合理、亮丽。市领导慕名来到龙溪河边漫步时高兴地说:“住在这里比城市还舒服哩!”

脱贫攻坚,一心为民谋发展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她对全村所有贫困户进行全覆盖走访,挨家逐户地了解贫困户的家庭经济状况、困难程度,认真记录、反复核对、摸清底子,分类归档、分类帮扶。邝素珍对村里170户贫困户情况了如指掌,经常自行掏腰包对特别困难的贫困户进行帮扶。例如,9组贫困户何跃真,全家挤在一间泥砖屋里生活,房屋破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家庭生活困难,没有资金建新房。了解情况后邝素珍为其向上级部门争取了危房改造指标,并垫资帮助该村民建起了新房。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村支两委干部和全村党员干部在她的带领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使得龙村瑶族村在2017年顺利脱贫摘帽。脱贫摘帽后,为巩固提升脱贫质量,使村民全面走上小康社会,邝素珍更加重视村经济发展,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她与驻村工作队精心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使龙村集体经济逐步从“黑色经济”转变到“绿色经济”的新格局。

一是盘活土地资源。2019年引进安徽荃银高科种业有限公司流转耕田700亩,每亩流转金260元,夏季种植香优822。在承包当中村民可以为承包人插田,抖水、施肥带动40多人就业(其中贫困户30人),每人每年增加6000元收入。二是“借机生蛋”。利用耕地冬闲时,她又想到采取“借机生蛋”的方式种上油菜,2、3月观光旅游、4月底将菜籽榨成油,油菜杆化作肥料利用,带动40余人就业。三是盘活山岭资源。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富民模式,兴办瑶铺源种养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入股合作社,种植脐橙5000亩,油菜700亩、奈梨300亩、油茶600亩,养殖藏香猪3000头、牲猪10000头、牛200头等多种产业,有效推动了特色产业发展。同时,依托瑶铺源电商小店,注册商标,对我村金银花、腊肉、笋干、花生、鱼干、脐橙等共计40多种特色农产品保质保量进行线上销售,销售额预计达230余万元,带动解决了60余人就业增加收入。目前在她的带领下龙村瑶族村走上了越来越宽、愈来愈美的康庄致富之路。

防疫抗疫,一线逆行显担当

2020年,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新冠肺炎让无数“逆行者”毅然踏上疫情阻击战一线。邝素珍就是其中的一员。除夕前一天,她在走访慰问孤寡老人途中得知疫情,她心急如焚,第一时间驱车赶赴村委会,匆忙中,邝素珍驾驶的车辆撞向了路边的防护墙,巨大冲击力让她的胸部和腿部等部位不同程度的受伤,医生说要住院观察治疗。她却说:“医生谢谢您,我没事,明天就是除夕了,又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麻烦您帮我开点药,我就不住院了。”医生多次劝阻无效之后,无奈的帮她开了药并且嘱咐她要卧床休息。大年初一清早6点,邝素珍拖着病体第一时间安排工作人员在村里主要干道的路口进行值守,挨家挨户发放宣传资料,利用村村通进行宣传疫情预防措施,劝导本村村民放弃走亲访友,做好有武汉旅居史人员的管理,追踪到人、登记在册、做好情绪安抚,她还自己掏钱购买物资保障有武汉旅居史人员的正常生活需求等。邝素珍通过电视新闻、网络媒体得知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工作辛苦,但是单位食堂用菜都没法正常保障,做事雷厉风行的她发出“向一线工作者赠送蔬菜的倡议”,号召广大党员、村民、好人志愿者一起行动起来,把村级种植的700亩油菜捐献给一线的工作者。从正月初三开始累计为医院、市疫情应急处置指挥部、市政协机关、郴州电视台等40多个单位,送油菜50多吨,解决战斗一线员工吃蔬菜难问题,为抗疫尽绵薄之力。为了使贫困群众不受疫情影响,她联系县工业园,安排车辆送劳动力140多人到宜章工业园应聘,实现了100余人在县城就业。

图片4.jpg

如今,看着整洁的马路,干净明亮的小洋房,美丽的龙溪河,生机盎然的农田,龙村老党员李玉清不禁感慨:“越来越美了,国家政策好,村班子也很团结,我们的美女支书邝素珍上来后,村里变化就是大。”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