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株洲市妇女联合会、中共株洲市委党史研究室、株洲日报社、株洲市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联合制作推出《巾帼忆初心 永远跟党走》栏目,邀请株洲女性先进典型讲述株洲红色故事,于每周五晚17:30在FM98.4株洲交通广播首播,21:00-22:00重播。栏目第十七期邀请到了湖南省三八红旗手、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专职总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单晓明,为我们讲述"跳崖不死真英雄"周介甫的故事。
单晓明同志30年来一直从事航空发动机研发工作,是航空发动机试验测试、适航、标准化等方面知名专家,主持或作为骨干参加了多个发动机型号的研制,其中,既有我国第一型按军标要求自主研制的涡扇发动机,也有我国第一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轴发动机。
曾担任科工局“十一五”国防基础科研重点项目负责人;2008年以来担任对法合作民用直升机动力WZ16发动机型号副总师及首任适航总师;2011至2016年,担任旨在探索适航关键技术的民用涡轴发动机CA-9C常务副总师;工信部“十三五”“十四五”民机科研、某工程基础研究重大项目负责人。
2014年5月被评为株洲市首批核心专家。2017年1月国家某专项基础研究适航与标准计量组专家;2006年以来,担任航空工业测控技术发展中心第三届、第四届理事会理事,核心期刊《测控技术》编委;2012年以来担任全国燃气轮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5年以来担任全国航空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军工航空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为航空科技融合发展做出贡献。
自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积极为株洲发展建言献策,助推通航产业发展,呼吁国家新型产业(如安全应急方面)落地株洲,在株洲交通运输网络优化、教育、科技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等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
市级及以上获奖情况:
2001年3月,荣获“湖南省三八红旗手”;2014年4月,作为带头人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联合团队获中航工业发动机技术创新先进团队;近年来,荣立部级个人三等功3次,二等功1次,二等奖2次;所参研的项目,获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国防科技三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株洲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单晓明为您讲述《周介甫"跳崖不死真英雄"》
周介甫出生于酃县中村乡的一个书香门第。1920年求学于长沙岳云中学,接受马克思主义,走向革命道路。1926年,周介甫回到家乡,办起了一座农民夜校,并发动成立酃县最早的农民协会。那年,周介甫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更热心地投入到党的革命事业中来。
1928年3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到达中村,帮助酃县成立中共酃县委员会和中共中村区委员会,周介甫被选为中村区委委员。在随后的插牌分田运动中,毛泽东又亲自提名,由周介甫和部队干部谭希林具体负责这项工作。
刚开始农民对分田运动并不积极。为了解除他们的顾虑,在一个三千余人参加的军民诉苦大会上,周介甫当着广大贫苦农民的面,亲手烧毁自家的土地山林契约,把所有土地、财产、粮食、农具全分给了贫苦农民。这个举动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也彻底打消了乡亲们的顾虑,中村乡插牌分田工作顺利进行,也为此后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开了个好头。对于周介甫的出色表现,毛泽东大为称赞。
1928年4月下旬,毛泽东带着工农革命军离开酃县,地主反动势力乘机反扑,酃县县委和中村区委机关被迫迁往平乐茅坪的大山之中。为了保卫苏区,周介甫广泛发动群众,组建了茅坪农民赤卫队,开展打土豪的斗争。
有一天,周介甫和赤卫队长邝金山带领几十个赤卫队员到山下去打土豪。正在审问土豪之时,突然被一百多个挨户团团兵包围了。
当时赤卫队员的武器比较落后,根本无法同装备精良的挨户团相提并论。为了保存革命有生力量,队长邝金山带大队先走,周介甫带小队断后,掩护大队往深山撤退。在成功完成掩护任务的返回过程中,周介甫这支小队几次与敌人相遇,激战中,有的战士被俘、有的战士被杀,最后只剩下了周介甫一人,他没有惊慌,一边利用树木与草丛的掩护,一边与敌人周旋,最后来到一处悬崖绝壁处。前有追兵,后无逃路,子弹也已打光,身上只剩一把大刀。周介甫咬紧牙关,搬起身边的石头向敌人砸去,当即砸死了好几个敌军。石头扔完了,敌人又像马蜂一样地包围上来,周介甫又挥舞着大刀,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后面的敌人被他的勇猛给震慑住了,不敢上前。
这时,敌人把人员分成多个小队,四面包围他,想把他拖得筋疲力尽,再捉活的。周介甫看出了他们的意图,一边与敌人厮杀,一边想办法脱身……然而,因体力消耗太大,他的刀越来越慢,越来越无力,最后大刀被敌人击落在地上。敌人奸笑着围了上来。
周介甫毫不畏惧,大声说:“告诉你们,想活捉我,没门。”说完他转过去纵身一跃,跳下悬崖,就像一朵云彩倏然飘落。敌人对着悬崖胡乱地放几枪,垂头丧气地走了。
周介甫跳下悬崖后,被崖壁上的树枝挡了好几次,并未摔死,只是昏死过去了,一个好心的山民发现了,并救活了他。从此,周介甫跳崖不死的英雄事迹在当地传开了。他这种为了革命事业舍身赴死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