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三八红旗手事迹
作者:通讯员:滕燕   来源:麻阳县妇联   发布时间:2021-10-15 02:50:23

唐红秀,女,苗族,现年46岁,大专文化,中共党员。麻阳县妇联四级主任科员。自2018年12月任板栗树乡大辽村扶贫驻村工作队长兼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以来,她坚持把第一书记的责任扛在肩上,从摸排掌握村貌村情、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指导村庄经济发展、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帮扶工作中,为彻底改变大辽村的贫穷落后面貌和90多户贫困户摆脱贫困,贡献了巾帼力量。2021年6月她转战和平溪乡毛坪村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一、抓班子,带队伍,当好扶贫“领头羊”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只有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增大向心力,才能增强村支部的凝聚力。因此,唐红秀同志从驻进村里的第一天开始,她就坚持把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作为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基础工作来抓。她结合该村实际,把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与村支两委的例会结合在一起,通过党员对村支两委提意见建议,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措施,引导党员积极参与村里各项工作,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抓实干和埋头苦干的工作风气蔚然成风。

二、抓重点,攻难点,赶走脱贫“拦路虎”

为全面了解掌握村情民意,唐红秀率工作队同志对驻点村展开了入户摸底工作,广泛听取村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通过对村级组织建设、基础设施现状、公共服务及产业发展等进行全面梳理,及时提出了工作措施,并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帮扶工作的重点,多方争取资金,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争取水利项目资金110余万元,接通了5组的自来水、挖了4口深水井,解决了500余人的饮水问题。争取资金80余万元,硬化入户道路5公里(全部硬化到农户家门口)、新修生产便道3条、林业便道1条共计11公里,极大方便了群众的生产与生活。争取了3个组的8公里的公路护栏工程、4.5公里的道路扩建工程。争取实施危房改造工程,新建12户,维修加固6户,拆除危房66栋,实现了安全住房全覆盖。

在她与四支队伍的不懈努力下,2020年大辽村顺利通过脱贫攻坚普查,全村97户贫困户368人全部实现脱贫。2021年,向上争取到市级人居环境及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该村的村容村貌进行了大力整治,把村中的空地用栅栏圈围,改造成“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家禽家畜实行圈养,极大地优化了人居环境,大辽正在被改造成一个美丽、宜居的现代化村庄。大辽村是本县为数不多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现在的驻村点毛坪村,借用了许多大辽村的先进经验、做法,毛坪村正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奋力拼搏。

三、顺民意,解民忧,帮扶帮到“心坎上”

为确保精准帮扶到位,她深入走访驻点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详细了解每个家庭的家庭情况、收入情况、居住条件和生活存在的困难,并根据每户情况,量体裁衣,定目标,定措施,实现了一户一策,精准到位。通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指导、帮助贫困户发展柑桔及中药材种植,壮大主导特色产业,36户贫困户发展或改质提建柑桔500余亩,中药材80余亩。对没有能力自主发展产业的53户贫困户,通过委托帮扶的方式,发展猕猴桃产业,实行分红,增加收入。组织大规模产业技能和劳务输出培训2次,200余名群众参加培训。通过积极与上级就业部门联系,引导外出劳务198人次,极大的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联系社会爱心人士苏先生对5组贫困户张长瑞正在读高中的女儿张莉琳一对一资助,解决了该户上不起学的后顾之忧;为27户贫困户62人落实低保政策,确保兜底保障政策执行到位;为全村7名儿童争取了民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费,为其中2名儿童争取纳入了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拾穗行动”,保证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费用来源。努力为毛坪村患两癌贫困母亲曾秀兰争取中国妇女基金会资金,以解决此家庭因患病带来的家庭困难;为两户大病户黄雨强、黄小兵争取低保,保证他们家庭基本生活。

三、舍小家,顾大家,不获全胜“不收兵”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伟大的脱贫攻坚事业中,有双双上阵的“父子兵”,有齐心战贫的“夫妻档”,唐红秀家庭就是这样一个普通而伟大的家庭。因为工作原因和肩负的脱贫任务,唐红秀与同为扶贫驻村工作队长的丈夫一直两地分居,丈夫在陕西工作。老母亲与她一起生活,工作之余她要照顾患尿毒症的老母亲。在驻村之前,恰逢老母亲卧床不起,为了不影响驻村工作,特地把远嫁的姐姐请回照顾母亲,而丈夫也全力支持妻子的脱贫攻坚事业。她虽有牵挂和不舍,却毅然主支请缨要求驻村工作,一头扎进大辽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中。由于唐红秀夫妻都在村里任扶贫驻村工作队长,没空照顾女儿,于是把即将高考的女儿送进了全封闭寄宿学校。2019年,在女儿参加高考前期,按照政策回原籍高考,希望妈妈能够陪伴左右,为其加油鼓劲,但是村里的工作千头万绪,她放不下村里的工作,硬是没答应女儿,让她独自面对了人生中最大最重要的一次考验。所幸女儿把妈妈的敬业精神投入到了学习中,最终如愿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为什么她的眼里常含有泪水,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由于长期在村里风里来雨里去,唐红秀患上了严重的皮肤病,脸上长满疮,由于没有时间去大医院看病,坚持岗位,直到今年5月份才到湘雅医院看病。两年来,第一书记唐红秀“舍小家,顾大家”,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和为民服务的赤子情怀,带领着大辽村群众不仅挣脱了昔日的困境,挖掉了往日的穷根,同时还清晰描绘出了一幅建设美丽乡村、奔赴小康生活的美好蓝图。她就像一面旗帜,在基层一线熠熠生辉,彰显着妇联人不负重托、无愧时代的巾帼风采。

田小群:

田小群,女,今年46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于麻阳县民族中学执教。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一直坚守在教育第一线任教两个班的语文和担任班主任工作。教学路上,她生活朴实,为人踏实,工作务实,尽心尽力,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一、政治思想坚定。她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尊重领导、团结同志、服从大局,有强烈的事业和责任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为人师表,谦虚谨慎,辛勤工作,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和影响学生,用高尚的师德作为自己工作的导航。

二、教学业务扎实。从事语文教学工作20多年,她总能脚踏实地、用心进取。注重虚心学习,积极提高业务素养,专业知识深厚;潜心探究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相长,寓教于乐,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精益求精,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习惯于教学反思,灵活运用教学技巧,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能轻松、乐意地接受和消化知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的欢迎。

三、班级管理悉心。自觉地加强师德修养,提高德育观念,学习德育方法,经常参加班主任培训,全身心投入到德育工作中。

思想上:教育引导同学们爱国爱党爱人民爱父母也爱自己,带领同学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崇尚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有集体荣誉感。

学习上:督促同学们严格遵守纪律,刻苦勤奋,营造良好的你追我赶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生活上:关心热爱学生,时时处处关注孩子们的生活困难或心里纠结,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就餐一起午休一起活动实践,扮演着孩子们的同学朋友家长等不同的角色,在生活中引导教育解决问题,对学生坦诚相待,尊重、信任学生,用班主任自己的节俭质朴以身作则,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经常家访取得与孩子们父母的联系,实现了家校合作。

教学中:充分发挥各科的教育作用,充分调动各科任老师的管理作用,善于调动学生自我管理和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等等。

施爱于生,以身示教,以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影响学生,以无私的爱去关注每一个学生,以浓浓的激情去开展每一项教育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田小群在班级管理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四、工作成绩突出。

1.学生管理工作。工作期间,爱生如子,悉心尽力任劳任怨。所带班每期均被评为校级优秀班集体,2009年9月她被县妇联授予“巾帼建功兵”称号;2012年,所带班被怀化市教育局评为“怀化市优秀班集体”,她被评为怀化市优秀班主任,2018年5月所带班C1516班团支部被授予“全县五四红旗团支部。

2.教案、教学计划、教学总结。多年来,田小群认真学习业务,领会新课程理念,准确把握和使用教材,备课细致认真,书写教案,教学目标明确,课程设计完整,内容细致,重难点突出,课后认真总结,书写教学反思,她的教案多次被评为优秀教案。

3.教学比武科研课题。2010年11月执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被评为县优质课;2012年4月在校第二届“锦江杯”教学比武中获一等奖;执教的《笑》在湖南省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优秀录像课展评活动中荣获省二等奖,2019年10月参加锦江中学中青年树人杯教学比武获特等奖;她还能利用业余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参加课题研究,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多篇论文获市级奖,并已发表,2015年10月参加锦江中学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科课程教与学方式创新研究》结题为优秀,2016年4月参入的课题《初中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结题为优秀。

4.业务骨干,勇挑重担。教学中不仅教孩子,还经常帮助指导青年教师,例如李芸、滕铮鸣、滕欣蕾、滕海萍、张文静、匡维等女老师,与她们一起谈心交流备课,看她们上课,跟她们磨课,再看她们上课,周而复始,和年轻的她们一起学习进步,她们很快都成为了教学上的一把好手。同时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也给予了她们一定的参考意见,帮助她们也成为了一个个优秀的班主任。2013年辅导滕海萍在麻阳县教学比武中荣获特等奖,辅导李芸在全怀化市教学比武中获二等奖,她于2014年被评为市优秀教师。

5.课程改革。田小群能准确把握课改创新方向,教学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指导学生发展提升,2014年辅导龚家兴等六名同学参加科技创新比赛均获县市一二等奖,2017年她被评为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2020年辅导滕睿同学参加科技创新比赛获省二等奖。

6.教学质量测评。从教以来教学效果一直优良,教学质量突出。2012年、2015年、2018年、2021年初中毕业会考中,田小群班平均居第一,2021年所教学生王馨、张斓、聂锦文在毕业会考中分别获全市第一名、第五名、第十名的优异成绩。

7.综合荣誉。近十五年以来田小群被评为县优秀教师6次,县学习标兵1次,校级优秀教师多次,校级师德标兵1次,校级突出贡献奖3次,市优秀教师1次,市优秀班主任1次。

更可贵的是,田小群工作以来几乎连年是本单位党支部的优秀党员,几乎连年考核被评为优秀。

忠诚于教,矢志耕耘,悉心于教,成就于勤。田小群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位人民教师的职责,在三尺讲台上彰显着不平凡的人生。教学之路漫漫,相信她定能继往开来!

路小兰:

路小兰,女,苗族,现年36岁,2006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机械编程。2006-2012年在昆山富士康科技工作,担任人事部经理;2013-2017在麻阳县尧市镇开清清建材店,并从事种养殖业。

2017年先后注册麻阳清清农业种养专业合作社、麻阳尧市镇清清农机专业合作社,2017年参加成人高考,考入湖南农业大学兽医专业,获全省百万农机、现代农业称号,组织五个服务队通过投标中标麻阳有机肥代替化肥项目一万亩施肥成为田间保姆,获新型职业农民高级证书;2018年注册2个29类、30类、31类、亿起、一起长寿牌农副产品商标;2019年参加北京农家女创业培训、以优异的成绩结业、获第四届全国农家女创业大赛冠军、被评为省种粮大户、获得2个中国绿色食品认证、市特色产业园;2020年被评为示范合作社、示范扶贫合作社、示范扶贫车间、被评为县新时代工匠、麻阳首届农产品销售创业大赛二等奖、中国质量万里行“3.15千家企业诚信经营在线承诺”企业、荣获中国中部(长沙)国际农博会“农业服务金牌企业”、“消费扶贫平台创新奖”和麻阳县新时代工匠;2020年湖南农业大学兽医专科毕业。从企业管理人员到回乡种田,深知搞好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遵循“与邻为伴,与人为善”的原则,心系农业农民,投身产业扶贫。共流转1000户耕地3820亩存量2000吨、荒坡种植冰糖橙890亩,帮扶贫困户945人产业分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在助学、扶贫、福利慈善、助残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资助资金和物资累计100万余元。

培训当地村民27名大型农机持证上岗,聘请季节性长期杂工217人,工价公正合理及时兑付工钱,一举三得使产业发展提升、当地农民既能得到土地转让金,又能得到一份不错的务工收入;八年来她甘守农村圆种粮梦,为麻阳农业机械化生产创造了条件,成为麻阳田间保姆,不计个人得失,共自筹资金1000万元用于农田水、电、路、机械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改善当地农民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与当地农民相处一直非常融洽,在周边取得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

从一个从未接触到农业的职业女性到“新型职业女农民”,成为麻阳县第一个操作收割机、大型耕田机、插秧机大型农业机械化机械等新型职业女性农民。创业至今创办亿起牌尧市大米、麻阳冰糖橙两个绿色食品证书,果断切换人生梦想的我不拘泥于传统农民的“地里刨食”,而是想方设法从地里“挖金”帮助扶贫户脱贫致富。自毕业后一直在外资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白领,没有偿到泥土艰辛,在不赞同的声音中,带动周边6乡镇1000户种植优质稻、再生稻。经过多年的种植经验和当地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对种粮的执着,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诚实守信执着,完梦种粮情结

随着国家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2013年义无反顾回乡追梦种粮创业理想,在尧市镇开荒种粮316亩,2014一2021年通过多种流转形式,将零星、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归并整合,集中布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土地适度规模集中,粮食复种面积3812亩,范围涉及5镇9村1000余户。今年我县的农业生产气候条件并不理想,特别是3-7份低温阴雨寡照对水稻生长极为不利。但尽管如此,其种植的水稻、长势喜人,现以1350斤高产收割入仓。

二、坚持科技种粮,推广先进技术

“科技就是生产力”,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更是趋之若鹜,与省科研单位密切协作,2017年参加湖南省农科院优质水稻研发小组,在省、市、县农技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在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上实现了三个突破,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有突破,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采取以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办法,利用田埂作物保护天敌,严格按绿色生产技术规程用药,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将病虫损失率控制在最小范围、重金属隔95%合格。水稻生产三大关键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带动农夫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示为全县水稻生产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好条件。

三、推行机械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在农业机械的投入上毫不吝啬,先后筹集资金近480万元购农业机械,机械化插秧比例达到70%,机械化收割比例100%,综合农机化服务水平在90%以上。推动全县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既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又缓解了劳动力匮乏的矛盾,同时也节省了生产成本成为种植业田间保姆。

四、实行订单生产,解除后顾之忧

种粮大户经营的成败,产品的营销至关重要,着力开拓订单生产新路子,注重产、供、销一条龙种植模式,所生产的优质水稻全部与麻阳米米加工厂、通道独峰、富士康科技等8个单位签订了稻谷购销合同,解决了老百姓卖粮后顾之忧。推动了麻阳水稻生产的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

五、心系农业农民,投身产业扶贫

深知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搞好生产的重要性,遵循“与邻为伴,与人为善”的原则,心系农业农民,投身产业扶贫,流转1000户贫困户耕地3812亩,委托帮扶贫困户495人,产业帮扶550人,长期雇用当地村民机手27名持证上岗,季节性长期杂工217人。从没有欠过农民一分钱,使当地农民既能得到土地转让金,又能得到一份不错的务工收入,一举两得;八年来不计个人得失,共自筹资金800万元用于农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农民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与当地农民相处一直非常融洽,亲如一家,辐射带动成效显著。

六、发展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机遇,继续加强和巩固基地建设,扩大生产规模。2019年2月28日经县发改局批准立项修建800平方米的优稻米加工车间一个,成立仓库1000平方米,成立品包装车间500平方米,检测检验室500平方米,计划投入资金350万元,真正做到了合作社与农户利益共享,互惠共赢。今后五年中,合作社计划筹资500万元,再建水果基地500亩,租赁、入股、订单农业2000亩,增加产业园1个,计划到2022年栽种优质水稻4000亩,水果种植面积1800亩达到试果期,猪、养养殖达到1万羽,稻田养鱼300亩,继续开展企业自身建设,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增加产品科技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农副产品深加工的项目,提高附加值,加大企业和产品宣传力度,拓展营销网络,争创优势品牌。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在原有委托帮扶945人的基础上,再新增帮扶用工岗位500人。到2022年,合作社总资产和销售收入实现翻番,基地农户人均收入达到20000元以上,提前实施小康目标,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同进,在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农民脱贫致富事业上再创新业绩。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