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新闻

“为她说话”:建党初期的妇女报刊

   来源:中国妇女报   发布时间:2021-11-18 02:25:49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初就十分重视妇女报刊创办,提出要创办专门的妇女报刊,重视在报纸上开辟妇女专栏,强调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妇女问题和妇女生活。妇女报刊在宣传党的妇女解放思想、推动女工运动发展、培养妇女运动骨干力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党成立初期舆论宣传的强大阵地,对促进妇女解放融汇于民族解放和阶级革命,推动妇女运动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运动十分重视报刊宣传。党采取多种形式领导、创办妇女报刊,大大促进了妇女报刊的发展。同时,妇女报刊对传播党的妇女解放思想,推动妇女解放事业的开展,培养妇女运动的骨干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明确创办妇女报刊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十分重视妇女运动,在几次党的代表大会上均明确表示要重视妇女报刊的创办。

从中共三大起党提出要创办专门的妇女报刊。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妇女运动决议案》指出,“要在全国妇女运动中树立一精神的中心,应创办一种出版物,以指导并批评日常的妇女生活及妇女运动。”1925年《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妇女运动之议决案》提出,“为图本党妇女运动宣传工作之发展,本党应有以妇女定期刊物之筹办。”

除重视创办专门的妇女报刊,党还积极在报纸上开辟妇女专栏。1928年《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妇女运动决议案》中指出,“革命的报纸上要有妇女的专栏及通讯员”,“应在职工会的以及农会的秘密报纸中设妇女栏或副张”。

在妇女报刊的内容上,党提倡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妇女问题和妇女生活。中共四大《对于妇女运动之议决案》指出,妇女报刊的内容“应注重妇女问题多方面的描写和批评,切忌偏枯。”1926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关于妇女运动决议案》提出妇女出版物要群众化,“切戒空洞的政论和其他空洞的理论,多描写妇女的切身痛苦和实际要求,务使每个妇女看到都感觉为她自己说话”。


党领导下的重要妇女报刊

党领导下的妇女报刊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党直接领导的妇女报刊。1921年12月10日,党以中华女界联合会的名义在上海创办《妇女声》半月刊。《妇女声》认为“妇女解放”即是“劳动者的解放”,主张“在阶级的历史和民众的本能中寻出有利的解放的手段,打破一切掠夺和压迫。”《妇女声》是党领导创办的首个妇女刊物,成为党成立初期向妇女进行舆论宣传的一个强大阵地。1925年12月30日,上海各界妇女联合会的机关刊物《中国妇女》旬刊创刊,号召妇女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在民族解放中力争妇女本身的独立和自由。

二是以共产党员为主,有其他成员参与的妇女报刊。1924年1月1日《妇女日报》在天津创刊,共产党员刘清扬任总经理,邓颖超任编辑员,女星社成员李峙山任总编辑。《妇女日报》反映妇女生活状况,宣传妇女解放运动,传播马列主义。向警予赞其“是中国沈沈女界报晓的第一声”,希望该报“成为全国妇女思想改造的养成所!”1926年3月8日,《妇女先锋》创刊,由中共湖南省委妇委书记缪伯英领导,中共党员、省女界联合会党团书记、国民党省党部妇女部部长黄颐负责,中共党员、中共湖南省委职工运动委员会干事郑杰(即刘英)任主编。《妇女先锋》认为妇女解放运动不能只专注于“女权”二字,要团结妇女的力量到革命的战线上来。

三是与国民党合作创办的妇女报刊。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的许多妇女报刊都有共产党员参与其中,与国民党员共同主持出版。1923年8月22日创刊的上海《民国日报》副刊《妇女周报》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早期的重要妇女副刊。《妇女周报》密切联系政治斗争形势,批评一切阻碍妇女解放的现象,反映与指导全国的妇女运动。《妇女之友》半月刊创刊于1926年9月15日,由中共北方区委(书记李大钊)妇女部和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在北京合办。《妇女之友》认为妇女解放运动并不是妇女专有的工作,而是时代的使命。


妇女报刊的历史贡献

妇女报刊在宣传党的妇女解放思想、推动女工运动发展、培养妇女运动骨干力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宣传党的妇女解放思想。《妇女声》指出无产阶级妇女的历史使命是“依据阶级的觉悟为阶级的结合去推倒资本制度”。《中国妇女》认为,“妇女运动不是单纯的女性主义的运动,而是联合其他被压迫民众共谋解放的革命运动。”《妇女先锋》认为,“应努力的把妇女群众号召与团结起来参加国民革命,在革命的目的中谋得全体妇女解放的条件。”《妇女之友》提出妇女要“与同样悲惨境遇的困苦兄弟们联合,和全世界被压迫民众联合”。这些妇女报刊是党成立初期结合革命形势和妇女运动实际,向妇女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在提高妇女觉悟和促进妇女谋求自身解放的斗争中,在促进妇女解放融汇于民族解放和阶级革命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推动女工运动的发展。建党初期的妇女报刊大量报道了各地女工的罢工斗争,支持女工争取正当权益。《妇女声》发表《湖南全体女工宣言》,呼吁不要忽视“妇女与劳动问题”。《妇女日报》多次发文详细报道上海祥经丝织厂失火导致百余女工被烧死的惨剧。《中国妇女》发表上海各界妇女联合会扶助闸北丝厂女工罢工的宣言,详细介绍丝厂女工的生活状况及罢工的前因后果。妇女报刊的宣传对于唤醒妇女求解放的觉悟,推动女工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是促进各地妇女报刊的发展。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运动的开展,湖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设立妇女解放协会、妇女协会、妇女联合会等团体,并创办自己的会刊,如《武汉妇女》(后更名为《湖北妇女》)、《广东妇女解放协会会刊》(后更名为《光明》)和《妇女生活》《妇女之光》《女声》等。

四是培养妇女运动的骨干力量。妇女报刊的创办培养锻炼了王会悟、向警予、邓颖超、杨之华、刘清扬等一批女党员。由于担任报刊的编辑或撰稿人,得以广泛接触社会,深入了解妇女受压迫的社会状况,发动妇女参与到自身解放和社会革命中,她们成为党领导下的妇女运动骨干力量。



作者:刘人锋

湖南女子学院教授,中华女子学院研究员

来源: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