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传播学:启迪女性赋能与家庭建设
2019年全国妇联主办“中国妇女手工创业创新大赛”决赛作品:北京绢人唐娃娃。
甘肃广河县的马阿西在牛棚手机直播卖牛。
编者按
随着现代媒介的日新月异,家庭成为媒介发挥影响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在学术视野与公共传播中,媒介时代的家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诞生于20世纪下半叶的新学科——家庭传播学从多方面研究家庭与媒介的关系,解释媒介对家庭观与家庭关系的影响,为借助媒介力量增强女性权能、促进美好家庭建设提供了诸多启示。
近年来,无论在学术视野还是公共传播中,家庭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什么影视剧中的家庭故事总是更易打动人心?新媒体的出现拉近还是疏远了家庭关系?这些问题都在家庭传播学的研究视野中。家庭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80年代诞生了第一本教材《家庭传播:聚合与变化》,并成为专门的课程,在国外高校中开设。家庭传播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方面:一是媒体对我们家庭观念的影响;二是家庭场景下的人际内部传播效率问题;三是家庭与外部社会的信息传播交融。
媒介与家庭观: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媒体上观看别人的家庭故事,无形中影响着我们家庭观的形成。比如,对于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与形象,不同时代的影视作品有着不同的呈现。20世纪90年代备受欢迎的家庭剧《渴望》中的女主角刘慧芳,在家庭中表现出十足的奉献、牺牲、善良与隐忍,几乎成为那个时代“贤妻良母”的代名词。
而去年热播的《三十而已》中,顾佳成为媒介中新时期家庭女性的代表。顾佳们是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大女主”,有美丽的外表,不仅在工作上独当一面,又能相夫教子,心甘情愿做全职太太。然而,这些看似独立自强、完美光鲜的女性形象,实则仍未摆脱“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女性理应为家庭做更多牺牲,成为这类电视剧传播的潜在价值观。大量研究表明,我们都或多或少、潜移默化地受到媒体传播的家庭观影响。
媒介使用与家庭关系的变革
在媒介影响着我们家庭观的同时,身边的媒介设备也在改变着我们的家庭关系。著名学者麦克卢汉曾说过,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家庭内的文化传播随着媒介形态的演变而更迭。在人类的口传时代,人们通过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与寓言,将文化代代传承。进入纸媒时代,家庭成员间的交流从口头讲授变成了诵读诗书,如今儿童绘本依然是流行的家庭教育媒介形态。广播、电视的出现再次改变了家庭互动形式。围坐在一台收音机或者电视机旁,收听/观看节目,成为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合家欢场景。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则带来了家庭关系的再度变革。互联网技术在年轻人中的普及率较高,意味着家庭长辈的“去权”与年轻群体的“赋权”,甚至出现了“信息反哺”现象,即年轻人通常对年长者进行媒介使用经验的分享,亲子关系更趋于平等。
然而,我们也要正视新媒体技术给家庭传播带来的问题。“分居式家庭”从跨时空沟通中找到了彼此陪伴的感受,而同处一室的夫妻,却因各自使用手机,反而疏远了情感;不仅如此,互联网还打破了儿童渐进的认知过程,低龄儿童在接触媒介时尚缺乏对信息的判断力;另一个极端却是很多老人连智能手机都没有,成为互动中被忽视的群体。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媒介增进家庭关系,同时努力克服潜在的问题。随着8K+5G技术的发展,集电视、互联网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电视有可能开启家庭客厅的重聚时代。
新媒体时代女性的新机遇
妈妈们为什么总是焦虑?因为她们上班下班都是战场。据调查,中国有4000万职场妈妈,近八成职场妈妈带娃亲力亲为。媒体不仅能在情感上促进家庭成员关系的和谐,还能从经济物质上切实帮助女性改善家庭生活水平。随着短视频与直播的快速发展,我们从外部公开信息中发现一系列有趣的数字:通过抖音直接获得收入的女性占比54%,女性在直播中的比例高达87.2%。这些来自新媒体平台的数据精准性还有待验证,但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网络新媒体为家庭中女性赋能的可能性。
为了帮助广大女性提升就业能力,“全国妇联女性之声”官方账号在快手上推出了中国妇女手工创业创新大赛,发起了#姐妹一起创未来话题#短视频征集活动;为了带动更多的女性通过新媒体脱贫致富,部分省市妇联主席甚至亲自上阵,与当地的网红共同直播售卖特产,甘肃省渭源的白条党参、湖北襄阳的牛肉面,还有吉林的绿豆粉丝、蜂蜜等都成了直播间的热门产品。在妇联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家庭主妇拿起了手机——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有一位叫作马阿西的女性在自家牛棚里直播卖牛,短短两个月粉丝增长到四千多人,收入也达到了近2万元。
媒介助力美好家庭建设
随着现代媒介的发展,家庭这一私人领域已不仅仅是媒介影响的接受方,而逐渐成为传播现象的发生地。对媒介的正确使用有助于普通人,特别是家庭中的受害者发出自己的声音,加速现实家庭问题的解决,增强女性权能,促进家庭和谐。
树立正确的家庭观,要带着批判意识审视媒体中的“家庭故事”。美国传播学家李普曼在《公共舆论》中提出一个著名的概念——“拟态环境”。意为媒介中的家庭故事来源于现实,但是与现实又不完全相同,其结果是呈现出一个虚拟的社会生活,又无形中影响到现实的家庭生活。因此,媒介只是一面镜子,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媒介传递的家庭观。
媒体扩大了每一个普通人的“音量”,加速了现实家庭问题的解决。比如,2020年papi酱旗下的网红宇芽通过短视频真实记录了遭受家暴的过程,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因此,家庭中的女性要学习和提升网络新媒体的使用技能,敢于正确发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上述案例中,重庆市妇联关注到网络发声后,及时采取行动,切实保护了妇女儿童的利益,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对于其他可能身处类似困境的女性来说,也是一种鼓励。
家庭是发生传播现象的场景,学习新媒体工具有助于平衡家庭和工作。曾有一位作家说过:“大多数女人都在辛苦地打着两份工,一份叫事业,一份叫家庭。”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也使我们明白,女性一边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一边从事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因而为女性创造条件以平衡家庭和工作十分必要。早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新媒体与女性赋权增能的议题就被明确提出:“加强技术特别是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应用,以增强妇女权能。”诚然,建设美好家庭有很多途径,我相信新媒体是最为便捷、有效、低成本的工具之一。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媒介工具实现灵活就业,此时的媒介不仅是娱乐方式,也成了生产的好帮手。
总之,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是妇联工作的传统阵地和优势领域,家庭传播的研究也将肩负使命,在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为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师、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