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朱霞,1989年8月出生于衡阳县台源镇台九村,自记事起就一直在城市生活。小时候,父亲白手起家,靠着勤劳的双手和厚道的品格为我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2006年我考入湖南农业大学,学习企业财务管理。我大学期间考过很多证,参加过很多活动,至今已经工作了11个冬夏。毕业后我当了4年的主办会计,当了5年的数学老师,在省级晒课中多次获奖,30岁这年,怀揣着对父母的牵挂和对家乡的思念及热气腾腾生活的向往,我告别优渥舒适的生活,回到台九村当起了“农民”。2年多的职业农民生涯,我多次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如今我是一名新时代的职业农民,也是台九村的一名村主任,更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2021年度“衡阳县三八红旗手”,无论是当老师,还是当农民,亦或一名村主任,县三八红旗手,我都要求自己竭尽全力做好工作,爱一行,干一行。我认为我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农村天地广阔,基层工作大有作为。
当农民,可不是说起来那么简单。虽然我生在农村,却是个地道的“农业小白”。有村民在背后议论:“是不是在城里混不下去,回来啃老了?”老爸说:霞啊,你读了那么多书,年纪轻轻回来当农民?能有什么出息啊?我说:我不是简单的种田,我要搞现代农业,一定要搞出个样子来!说干就干,浸种、育秧、防虫、施肥……我还虚心从外界取经,把专业知识同农村实际相结合,渐渐地我成了种田“小能手”。
种田,基本还是靠天吃饭。前年秋天的寒露风,严重影响了稻谷生长,中稻收不上,晚稻不抽穗,三十多亩地只收了不到两百斤谷,全家急的团团转,那真是“问君能有几多愁,一年辛苦付东流啊!”
困难没有把我吓倒。3年的奋斗,我把父亲创办的嘉穗农业流转土地从2800亩扩大到5800亩,购置了多台农业机械设备,建立了恒温育秧工厂,成立了大米加工厂,组建了“一条龙”的粮食生产线。嘉穂农业各项指标翻了番,年产粮食5000多吨,利润200多万元。“向机械要效益”,“向规模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这就是我建设新农村梦想的发动机。
一家富不算富,我没有忘记带着乡亲们共同致富。3年来,我先后带动全县440人脱贫致富,20多名年轻小伙成为机械化能手。公司被评为“省级龙头企业”“省级扶贫突出贡献企业”。 2020年底,村“两委”换届,村民一致推选我为新一届村主任。
父老乡亲的信任让我感动不已又重任在肩。我要让村民的荷包“鼓”起来,让家乡的面貌好起来,让台九村人的生活美起来!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我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产业发展的新路子。我发挥种粮大户的优势,采取“订单农业+签约农户”的模式,大力推广种植优质稻和台源乌莲,按照高出普通农产品15%的价格收购,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乡村振兴,生态为本。我们积极向各部门争取资金,对全村210户厕所进行无害化处理改造,新建垃圾池25个,发放垃圾桶800个,实现了污水集中处理。如今的台九,稻香阵阵,荷叶婷婷,绿树葱葱,好一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
乡村振兴,文化是根。去年3月,我创办了全省第一本村级刊物《台九》,宣传台九产业、传承台九文化、谋划台九发展、展现台九新貌,积极推进民俗文化、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群众文体广场建设。
2021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来到湖南衡阳。在嘉穗农业考察时,春华副总理听了我的介绍后,欣慰地说:“湖南农业了不起,湖南女性了不起,你也了不起!”
这些年,社会各界给我贴了很多标签,什么“种粮大户”“扶贫先进”“田间花木兰”,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