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新闻

新时期我国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现状

作者:马冬玲 李睿婕 吕科伟   来源:性别研究视界   发布时间:2022-05-25 20:21:51

女性科技人才是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女性社会地位、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女性科技人才总数量和占比呈上升趋势,行业分布日益丰富。她们活跃在科技工作的各个领域,为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日益得到社会认可。



01女性科技人才总数量和占比呈上升趋势,行业分布日益丰富

20220125174680.jpg

从人才数量和比例来看,女性科技人才由2009年底的2160万人上升到2017年的3560.6万人,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38.9%。女性研发与试验发展(R&D)人员从2010年的89.44万人(占总量的25.3%)上升到2019年的185.35万人(占总量的26.0%)。中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有73.91万名女性科普人员,占科普人员总数的39.5%。其中,女性科普专职人员9.81万人,占科普专职人员总数的39.2%;女性科普兼职人员64.10万人,占科普兼职人员总数的39.6%。

从行业分布来看,根据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女性在卫生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中的比例分别为61.4%、39.9%和24.0%,而2020年对全国科技工作者随机抽样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在这三类人员中的比例分别为65.6%、40.3%和31.7%。从当前科技领域的性别分布来看,十年来从事临床、教学、基础研究、应用开发设计、科学普及、中介服务和科技管理等不同工作内容的女性所占的比例均有所提升。其中,在临床工作领域,女性占比一直超过一半,到2017年调查时更是达到了63.9%。2017年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女性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医疗卫生和教学工作,且与十年前相比变化不大,但从事基础研究的女性科技工作者比例上升了3.6个百分点,从事科技管理的女性比例上升了1.4个百分点。


02女性科技人才在科研一线、科技创业和学术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20125402806.jpg

广大女科技工作者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在攻克科研难关中竞放“女性风采”,不少人成为中国科学技术领域的骨干,奋战在中国科研一线,不仅在一般性的科学技术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高能物理、遗传工程、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宇宙观测、卫星发射、南极考察等比较尖端的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无愧于时代的骄人业绩。

2015年,因发现了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青蒿素,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众多女性医护人员参与到救援一线,治病救人,如女科学家陈薇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国药集团中生北京公司疫苗研制青年团队女性科技人才占80%,2020年农历大年初一就紧急投入新冠疫苗研发工作,率先实现新冠疫苗国际注册上市,60天建成世界上第一个新冠疫苗生产车间,成为女性科技人才开展团队科技创新的典范。2021年,浙江大学的胡海岚因在神经科学尤其是抑郁症方面的重大发现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24届杰出女科学家奖。2021年11月7日,中国进驻空间站的首个女航天员王亚平,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同时,还有较多女性科技人才参与科技创业。针对科创女性群体的调研报告显示,在中国互联网领域,女性已经顶起了科技创业的大半边天,她们较为年轻,充满创新创业的活力和激情。《中国企业家》木兰汇通过在线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调研了270位中国创业女性,其中63%是科技创业,她们分布较多的行业为高科技制造业、软件、金融服务和技术、电子商务、生物技术、软件等领域。在科技部公布的2016年中国131家独角兽企业中,有10家企业由女性创始人(或联合创始人)创办,占总数的7.6%。

女性科技工作者发表论文与获得专利、应用技术成果的比例和数量不断上升。2017年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调查数据显示,过去三年有44.8%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学术刊物发表过学术论文,与2013年的调查相比提高了3个百分点。有13%的女性科技工作者获得专利,比2013年的调查增加了3.2个百分点。2017年,女性科技工作者平均获得技术成果2.3项,在从事过科研活动的女性科技工作者中,有28%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或应用于生产,较2013年的调查上升了1.4个百分点。


03女性科技人才受科研奖励情况不断改善

20220125187750.jpg

科研奖励是对女性科技工作者科研能力和学术地位的认可。2017年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调查数据显示,过去三年有17.1%的女性从事科技工作获得奖励,平均获得奖励2.04项,高于2013年的调查数据(13.4%,1.78项)。2019年受表彰奖励科技人员中,女性占27.4%。据统计,近年来女性科技工作者获奖比例进一步提高,从2012—2018年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获奖数据来看,获奖人员中女性作为第一完成人和主要完成人的平均比例分别为6.8%和13.6%,2019年分别为11.0%和16.2%。

近年来,女性科技人才奖励和表彰力度进一步加大,在科技奖项评选中逐步放宽对女科技工作者年龄限制。如2010年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候选人年龄从40周岁放宽至45周岁;同年,中国青年科技奖的女性候选人年龄也相应地从40周岁放宽至45周岁。

女科学家专门奖项持续开展。据介绍,目前,我国专门为女性科研人员设立的奖项主要有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和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由全国妇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以及欧莱雅(中国)于2004年联合设立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至2021年已经评选十七届,共有148名女科学家获此殊荣。2015年中国科协设立的“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是“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延伸,截至2019年,共评选出18位博士及博士后女性科研人员,并择优推荐入选者作为“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中国区域候选人。

当然,当前我国女性科技人才的成长发展依然面临着一些阻碍因素,还存在高位缺席、学科分布不均、后备力量不足、职业成就相对较低等现象。在当前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更好地开发女性人才资源,使女性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已经成为各国科技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为更充分发挥女性科技人才在世界科技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她们的潜力与能力充分发展、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021年4月,全国妇联、科技部等7个部门共同制定了《关于实施科技创新巾帼行动的意见》,6月,科技部、全国妇联等13个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各省区市积极落实这两个文件,纷纷出台实施方案或计划,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这些政策与举措必将促进妇女在科技领域得到更好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注释及参考文献:略

本文据“新时期女性科技人才发展分析”一文的部分内容改编,原载于余兴安主编、李志更副主编,《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0月版。


作者:马冬玲,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睿婕,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吕科伟,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