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对于人们来说太常见了,待收谷后一般都会丢弃。但在会同创业的女青年陈卓琳却把稻草做成了千万产业,同时带动了200余人就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有心,稻草也能变‘黄金’”。
湖南卓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卓琳是个长着娃娃脸却性格泼辣的“80后”湘妹子,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用加工好的草绳在焊接好的金属框架上编织,不一会儿功夫,以往已完成“使命”遭受冷落的松散稻草在她的手底下焕发出了新的“生命”,一条栩栩如生的金鱼呈现在众人眼前。
在陈卓琳的工厂里,摆满了一个个卡通娃娃、人物、动物等形象逼真、造型各异的稻草工艺品,仿佛组成了一个“稻梦空间”。
陈卓琳大学学工艺美术专业,毕业后先后在长沙、杭州等地从事销售工作。2014年,陈卓琳返乡创业,第一件事是想着“干美术的本行”。一次偶然机会,她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稻草工艺品介绍,出身农村的她从中发现商机,结合怀化丰富的水稻资源,开始摸索稻草工艺品制作。从选择稻草、设计造型、固定框架,到捆扎、编制、上色,陈卓琳逐渐掌握全套制作技术,并大胆创业,成立湖南卓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我们怀化本身就是杂交水稻发源地,做草编工艺稻草资源丰富。以前水稻收谷之后稻草拿来喂牛,不喂牛的就基本焚烧掉了,会对空气造成一定污染。”陈卓琳向记者介绍,“我们目前的订单已经有来自全国多个省市区,包括一些4A级景区、5A级景区、国家级科技农业园、大型生态农庄、中国农民丰收节等,都有采用我们的这个稻草工艺品。”
出身农村的陈卓琳也想为乡村发展做一点自己的贡献,和着乡村振兴的节拍,陈卓琳和合伙人商量,决定把原本在城区的生产车间和展示基地都搬到农村去,让村民学习编织技艺,帮助实现就近就业,使村民在兼顾家庭的同时,每月也能得到收入。
从此,留守在家的妇女和老人手上都忙活了起来,公司也收获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目前,公司草篮生产车间已为204名村民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提供助力,帮助13位残疾人就近就业,人均年收入达2万余元。她的作品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创意大赛二等奖,今年2月,陈卓琳名列“全国巾帼新农人”榜单。
“稻草经济”成本低,环保效益好,加工成装饰品更是别有一番风味,不仅美化了环境,同时也为大家放松游玩增添了新的乐趣。置身在稻草编织的环境中,寻觅一种纯真,度过一段难忘时光,成为人们放松解压的好去处。2022年,陈卓琳的“稻草城堡”在各大平台的意外走红,唤起了很多人的田园城堡梦,也完成了陈卓琳的稻草城堡梦。
“‘稻草城堡’起初也不是我自己的梦想,应该说是客户的梦想,客户为了帮他的女儿完成梦想,在他的农庄里面打造了一个田园迪士尼,然后我们就想到用稻草编制一个城堡。”陈卓琳腼腆说道,“通过稻草城堡为客户完成了梦想,也成功为顾客的农庄带去了大批客流量,让他的农庄迅速火爆了起来。”
“我们会在每年的上半年进行两次线下培训,通过联系村部帮我们召集村民报名,每次大概在50人左右。”销售经理谭伟告诉记者,“到我们这边工作的大多是留守妇女,除了农忙的时候,其他时间都比较空闲,稻草编织工艺是居家式的生产模式,在自己家里面就可以生产,一般做得比较好的一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
质朴天成、气味自然的稻草深加工工艺品深受人们喜欢,经过特殊处理,耐得住风吹日晒,装饰效果好、维护成本低,种种优势让它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现在公司每年要消耗5万多吨稻草,同比传统焚烧稻草的处理方式,这样的做法不仅绿色环保,而且还带动了村民致富,盘活了稻草资源。公司产品销售到全国30多个省市区、150多个旅游区,年产值达1200多万元,闯出了一条稻草变黄金的“野”路子,小小的稻草条成了村民增收的“金条条”。“公司一个礼拜会来送一次原材料,送来的时候我们会多拿一些,差不多一个礼拜就能编完,反正在家除了带小孩,就是编一编篮子等工艺品,有时也能做做别的家务事。”村民廖好秀开心地告诉记者,像她身边这样的农村妇女大多在这里工作,大家一边工作,一边还可以唠唠家常,日子过得也还惬意。
阔步新征程,奋力闯创干。陈卓琳紧跟乡村振兴步伐,结合当下乡村旅游发展,积极打造乡村景观景点,和会同墓脚村合作,一起打造稻秆“生态园”集体经济,唱响乡村品牌,变废为宝促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步,我希望能建一个展示基地,通过这个基地把我们做得比较大、比较有影响力的景观呈现出来,客户来考察的时候,就能够很直观地看到我们的作品。”陈卓琳告诉记者,她希望通过建造这样一个平台、一个展示基地,把稻草工艺推上更大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