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老师,她们并不为常人所知,但她们用特别的爱,付出比正常学校老师更多的努力,帮助“折翼的天使”跨越重重障碍,融入社会。1986年出生的汤玲,是芷江首批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现任芷江特校教导主任。有人称特教是“无花果”,但她喜欢并坚守着这份职业,默默耕耘,用青春和热血演绎特教人的赞歌。
汤玲从20岁大学毕业后就直接走上了特教生涯。16年,她依然毫不犹豫地觉得,做特教老师,很快乐。她说,外人的冷言冷语,学生的拳打脚踢,康复路上的迷茫无助,然而这些都抵不过孩子们渴望的眼神。
面对着一群特殊儿童,汤玲投入了更多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一个简单笔画、一句简单的话,她往往要教上几十遍甚至上百遍。为了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每一节课她都要精心设计,制作教具、学具和课件,仔细斟酌每一句话,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优势。生活适应课上,面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她更是手把手地教,不厌其烦地重复。
特殊孩子很难教,但汤玲一直坚信每个孩子都具有可教育性。她带领老师们细心地为每一位残疾孩子进行科学的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适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现有能力,为其制定班级的共性目标和学生个人目标。
汤玲是学校省级课题的核心人员,自闭症工作坊的带头人,不管做什么事,她都是全力以赴,努力做到最好。她的认真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同事,也深得领导们的认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始终以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学校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送教上门”巩固是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多、任务重。汤玲常常利用周末时间带领青年教师下乡送教。
采访中,汤玲说最大的自豪,就是看到孩子们的可喜变化,从哑口无言到字句清晰,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到生活自理,从抓人打人、自我伤害到学会合理宣泄情绪,从欺负他人到乐于助人,从只知道“惹是生非”到能适应社会、自食其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汤玲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在平凡的岗位上铸造出精彩的人生。2021年,她被评为芷江师德楷模、教书育人楷模、怀化市“骨干教师”。在2020年、2021年,她分别受醴陵市特殊教育学校、怀化市特殊教育学校邀请,担任了“送教上门教师培训班”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