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之后,骄阳似火,酷热难当。但在湖南娄底经开区大埠桥街道中阳村会议室却一片清凉,两台大功率空调工作着,在会议室“变身”的“小太阳”课堂里,满满当当坐了50余名小学生。根据课程安排,当天上的是美术课,交代主题讲完要领后,3位身着红马甲的巾帼志愿者来回巡检,不时俯下身子指导学生,哪里要用橡皮擦去,哪里要多描几笔。
这是“小太阳”课堂的日常场景。7月初以来,由经开区妇联主席曹小林担任队长的区派驻中阳村工作队发动村里6名在校大学生发挥所学特长,利用村委会场地,给村里留守儿童办起了暑期志愿服务课堂,以解决留守孩子假期文化无人辅导、生活单调乏味、老人照看不过来的难题,让孩子们在村里度过充实的暑假。
中阳村是远近闻名的输变电工程安装专业村,绝大多数男青壮年常年在外从事工程建设,妇女同志多就近或在城区务工,多由老人在家带着孩子,暑期难以辅导功课和照看孩子。“小太阳”课堂不仅志愿帮助辅导留守孩子们的暑假作业,还根据村里大学生志愿者特长和留守孩子需求精心设置了美术、篮球等课程,专门安排了安全防溺水、口腔卫生、家风家教等讲座,还将择时带领孩子们参观园区先进制造企业。
“如何更好地帮助留守孩子安排好暑期长假的学习和生活,我们进行了认真思考和筹划。活动一经发起,很快就有48名留守孩子报名。目前村里陆续已有50多名孩子被送到这里。”娄底经开区组织工作局驻村干部、区妇联执委吴莎表示,“我的初衷很简单,就是为村民解难办实事,让村里留守孩子暑期不落下学习、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同时避免孩子们炎热天气到河塘边嬉戏带来安全隐患。6月底,我的提议立即得到区妇联主席、驻村工作队队长曹小林、村党总支书记曹连良的全力支持。”
正在给孩子们授课的志愿者彭佳铭是一名师范类在校生,他说:“本来学校就有暑期‘三下乡’服务的号召,现在参加村里的志愿服务,既能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又可增长个人社会实践经验,我很乐意。”
“我要为驻村干部和村里的大学生点个大大的赞!”刚把孙子送到的留守老人蒋大爷竖着大拇指说,“我儿子儿媳都常年在外务工,我们年纪大了,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很难顾上,孙子暑期在家不是玩,就是看电视,甚至村里到处跑,真的很头疼,‘小太阳’课堂可是解了我们老两口一大难事。”
“大哥哥、大姐姐知识丰富,懂得的东西很多,我们很喜欢。听说他们还会带我们去参观三一重工、茵浪体育等园区企业,让我们见识先进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和足球到底是怎样制成的,算算日子也就10天了!”留守孩子陈雅琳掰着手指头,童真的脸上写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