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廖正安的“爱心缝纫店”刚开门,就有小区两位老人带着衣物进来了。简短的交流后,她开始忙碌起来。细致,专注,不多时,衣物就按要求缝补好了。分文不收,两位老人向她道谢,她微笑着说:“就是手面上的功夫,不用客气!”
廖正安是资阳区汽车路街道人民路社区居民,一直以来,她友善邻里,热心社区事务,一副侠义心肠,被居民亲切地称为“新时代的活雷锋”。
一家面店撑起一个家,她用真情抚慰弱势群体
“人家对我好,我就要对人家好!”这是廖正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十多年前,廖正安和丈夫双双下岗。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在社区的支持下,在邻居的帮助下,2007年,她在所住的食为天巷支起了一个小面摊。
品质有保证,为人又热情,生意一直不错。一个人忙不过来,在外打工的丈夫也回来帮忙。夫妻俩用心经营,从没有固定场所的小面摊发展到有一定规模的“志新面馆”,成为巷子里的美食招牌。
人家的好,廖正安记在心里。店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遇到环卫工人、残疾人、困难居民来店吃早餐,给予优惠甚至免费。见到那些长身体的学生、壮劳力之类,夫妻俩总会多抓一把面条下到锅里,多舀一些肉末。
因为吃过苦,廖正安更懂人情冷暖。有一次,面店里来了一位流浪女子,衣着破烂,她赶紧拿了自己的一套衣服给女子换上,又连忙下了一锅面条。看着女子狼吞虎咽,廖正安心生怜悯:“以后你每天来我店里,我给你下面吃。”女子似乎听懂了,此后一年多,流浪女子每天都会过来。“我没有别的本事,送几碗面条还是可以的。”廖正安说。
心头牵挂苦命母女,团年饭两家人热热闹闹地吃
在谢淑英母女心里,廖正安就像照进她们生命中的一道光。
丈夫去世后,谢淑英独自照顾着因病瘫痪的女儿。年迈的她,越来越有点力不从心。家里有什么事,老人就站在自家阳台上,喊在面店里忙活的廖正安夫妻俩。夫妻俩总是随喊随到,大到陪着去医院看病,采购些生活物资,小到换个灯泡、装个开关之类。夫妻俩跑上跑下,从无怨言。
更让谢淑英老人感动的是,廖正安家里做了好吃的,总要给她们母女俩送些过来。每年的除夕,两家人一定要热热闹闹地在一起过。夫妻俩把做好了的饭菜,用篮子提着,一趟一趟地往谢淑英老人家里提,老人也会做几道拿手好菜,这特殊的一大家子聚在一起,欢天喜地。“将母女俩接到自家来,不是省事多了。”邻居好心好意地劝廖正安。“老人恋家,总认为在自家方便、随意,我们就多跑一下……”廖正安说。
有一次,谢淑英老人眩晕症特别严重,需住院治疗。廖正安将老人的女儿接到自己家中,照顾了十多天。店子里的事情很多,她特意找了一个亲戚来帮着做事,自己将重心放在了老人女儿身上。女儿牵挂着母亲,她还用轮椅几次推着其去医院看望。
廖正安对谢淑英母女倾注一片真情。那年老人生日,她花了一千多元,给谢淑英老人买了台智能手机;后来,她又给老人女儿买了一台崭新的轮椅、一部新手机。她还手把手地教会这对母女使用智能手机。谢淑英的女儿和廖正安年纪差不多,一直喊她廖姐,喊得沁甜的。
她是社区急先锋,大小事务积极参与
廖正安的热心,有口皆碑。社区创文创卫、疫情防控等,她总是冲在最前面。“好多次,我看到她拿着小铲子,带着居民在清除楼道里的‘牛皮癣’”,干得满头大汗。”人民路社区党委副书记龚敏对廖正安打心眼里佩服。
人民路社区通过自筹、发动社会力量等方式,2021年6月办起了爱心食堂,为辖区80岁以上的老人、特困残疾人等,免费提供中餐。廖正安就成了爱心食堂的一名志愿者,洗菜、择菜、送餐等,不惜力气。“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善待他们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她这样吐露心声。后来,为开源节流,社区开辟了一个爱心菜园,她又是菜园种植大军中的先锋,除草、种菜、摘菜,只要一声召唤,立马就赶了过来。
楼栋长、邻长、居民代表小组长等,廖正安身上的头衔越来越多,她更感责任重大。小区里有不少上了年岁的老人,儿女不在身边,他们的安全,她牵挂在心。每天晚上,她都要站在院子里,朝他们的窗口望一望,看到有灯,心里就踏实;老旧小区安全隐患重重,她每个月都要去仔细检查,看消防设施设备是否正常。
听取社情民意,及时向社区反馈,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是廖正安乐此不疲的。这不,前不久,在日常巡查时,她发现有栋居民楼楼梯扶手损坏较为严重,她担心居民夜间出行时出状况,第一时间向社区汇报,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小区组建夜间巡逻队,她率先报名。她和队友向住户宣讲防诈骗等相关知识的同时,用日复一日的坚持守护着小区的安宁与祥和。
“廖姐就像一面鲜艳的旗帜,她带动了更多人来做志愿者,协助社区做好各项工作。”人民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主任鲁琼这样评价。是啊,儿子就受了她的影响,利用周末、寒暑假时间,积极参加小区夜间巡逻、社保数据复核、入户调查之类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