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留守儿童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与情感温度,4月6日,芦淞区妇联联合白关书画院组织20余名留守儿童开展“清明寄情•书画传爱”主题活动。孩子们通过聆听传统故事、手绘清明意象、制作感恩卡片等形式,在笔墨与色彩中触摸节日记忆,传递思念与感恩之情。
活动以“清明文化课堂”拉开序幕。白关书画院的罗立新老师通过生动讲解、动画短片和互动问答,向孩子们普及清明节的起源、习俗与文化内涵。从踏青插柳到缅怀先烈,从“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词意境到现代文明祭扫的新风尚,孩子们在趣味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原来清明节不仅是扫墓,还有这么多有意义的故事!”留守儿童小欣在课后分享道。
在书画创作环节,孩子们在罗立新老师的指导下,用画笔描绘心中的清明。有的孩子画下雨中的青柳与纸鸢,有的勾勒出与家人踏青的温馨场景,还有的在画纸上写下对远方父母的思念:“爸爸,今年清明我学会了折菊花,等你回家时我画给你看……”一幅幅充满童真的作品,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艺术诠释,也成为孩子们抒发内心情感的窗口。春意渐浓,爱与希望正在孩子们的心中悄然生长,画纸上的纸鸢仿佛即将展翅飞翔,正如孩子们的心愿——在爱与文化的守护下,带着思念与希望勇敢前行。
此次活动在温馨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孩子们捧着自己的作品和礼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个清明节,传统文化的温度与社会关爱的力量,共同为留守儿童的童年增添了一抹温暖的底色。未来,区妇联将持续深化“传统文化+心理关爱”模式,联动学校、社区及文化机构开展特色活动,同时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共同守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